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8月05日 15:55:37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介绍 > 两院院士
两院院士

n  夏坚白(学会创始人之一)

image.png夏坚白先生是著名测绘学家和教育家,1929年7月获清华大学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 1934年他考取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大学测量系学习,1937年7月获该校特许工程师文凭,继而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4月,柏林工业大学授予他工学博士学位。

1939年回国后在同济大学任测量系副教授。1940年8月被调任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任副研究员,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两种测量刊物《测量》和《测量专刊》。1941年5月他重返同济大学测量系任教授。1943年7月被聘为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育处长,经过他的努力,将该学校拓宽为大学本科学校,短短几年内培养了几百名高级测绘人才。

1946年11月,他调任南京陆地测量局工作,主持全国测绘人员业务教育及地图制图事宜,主管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育,并兼南京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1948年7月他辞去中央陆地测量学校工作,应聘回同济大学并任教务长、测量系教授、代理校长,同年12月4日正式出任校长。上海解放前夕,在中共地下党的启迪下,他不仅自己不离开上海,还帮助叶雪安等教授摆脱胁迫不去台湾,安排无家可归的学生住校,协同师生护校,为新中国奉献出一个完好的同济大学和保存了珍贵的人才。

1949年7月他被任命为同济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4月起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等职。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当时我国测绘界唯一的学部委员。

他倡议并积极参加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校和中国测绘学会。1956年起,他任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主持全面工作的副院长,1958年7月5日任武汉测量制图学院首任院长。

夏坚白先生是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他还历任武汉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委测量制图组副组长等。他的业绩博得了毛主席嘉许并数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1953年他在上海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9月武汉分社成立时他被选为副主席。1956年夏坚白参与制定了我国科技12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测量制图新技术的研究和中国基本地图的绘制”为我国科技12年发展规划的中心课题之一。

1956年9月,他代表中国科学院出席匈牙利科学院测量学术会议,并考察了莫斯科测绘学院。1957年代表中国测量制图学会和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参加筹备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五国测绘科技会议,邀请各国代表团访问了武汉测绘制图学院并与莫斯科测绘学院达校际合作协议,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1962年他参加制定了“1963~1972年测量与制图科技发展规划”,决定了我国测绘科技各领域16个课题66个重要项目。

他先后主编、主译本专业的著作多部,主要著作有:《应用天文学》、《养路工程学》(与陈永龄合著),测量学大学丛书:《测量平差法》、《航空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实用天文学》(与王之卓、陈永龄合著),主编出版《全能经纬仪T4的检验与应用》,主持集体编著出版《大地天文学》(上、下册)、主持编译《使用天文学教程》等著作。此外还发表《双锁内误差传播研究》、《我国测量教育管理》等论文多篇。1965年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科研项目“天文方位角测定精度研究”,撰写了约20万字的文献报告。

“文革”中武汉测绘学院被宣布撤消,1973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做了调整测绘部门体制问题的批示,夏坚白的建议被采纳,重建了武汉测绘学院。1974年夏坚白返回学校后立即进行了卫星大地测量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n  李国豪(学会创始人之一)

image.png李国豪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和桥梁专家。在16岁(1929年)时未读完高中就只身去上海考入同济大学。1936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赴德国留学,进入著名的达姆斯塔工业大学深造,荣获两个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一直在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土木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并曾任上海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应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1955年首批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李国豪院士对桥梁方面的研究在他学生时代就有扎实的功底。1939年春,李国豪结合当时拟在汉堡修建的一座主跨80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悬索桥开始博士论文研究工作。他从悬索桥加劲梁变位理论(二阶理论)的弹性弯曲微积分方程悟出悬索桥的受力相当于一个受竖向荷载的梁同时受一个轴向拉力。由此他延引出从概念到方法都十分新颖的《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并用模型试验加以验证。不到一年,他就完成了论文,并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这个中国人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当时,他年仅26岁。其后他继续针对汉堡拟建的悬索桥作了深入的研究。他揭示出三跨连续加劲梁不设中间支座的体系无支承弯矩高峰的优点。这种体系在70年代美国修建的一座斜拉桥上被采用了,他在铁路荷载对悬索桥的动力作用方面作了精湛分析,其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都填补了当时的空白。

从70年代开始,李国豪院士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获得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专家已构建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使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同一方法。

1982年,中央和上海市委领导决定在黄浦江上建造大桥。当时,日本提出免费设计南浦大桥,并提供贷款,条件是工程必须由他们承担。李国豪教授认为中国桥梁界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黄浦江上架桥。他带领同济大学桥梁系的教师和科技人员,进行南浦大桥的可行性研究。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和思考,1983年9月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交了“叠合梁斜拉桥”的建桥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南浦大桥设计、建设中他担任了专家组组长,积极参与解决工程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为大桥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后,他又在小洋山深水港工程等很多市政建设的项目中献计献策,帮助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80年代后,他先后获得联邦德国政府授予的歌德奖章(1982年)和大十字功勋勋章(1987年),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85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工程功绩奖”(198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85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和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98年)。1981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从而进入了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他的专著《桥梁扭转理论,衍梁桥扭转,稳定与振动》,先后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宝钢引水工程咨询”先后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桥梁实用空间分析理论与应用”获1982年上海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宝钢工程调整综合论证”获198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桥梁抗震理论”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各类型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统一理论与实用计算”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荣获“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称号。出版著作有:《钢结构设计》、《钢桥设计》、《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等7部,发表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分析方法》(德文),《弹性平衡分支充分判别准则》,《衍架和类似结构分析新方法》等近百篇。

 


n  孙  钧

image.png孙钧院士1944-1949年间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转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专业,获工学士学位。1952-1980年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地下工程系副主任、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等职。1980-1981年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土木工程系任访问教授。1980年至今任同济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系主任、地下建筑工程系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孙钧院士长期从事岩土力学、隧道与地下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1962)。在岩土材料流变力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城市环境土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有相当造诣。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自然科学重大、重点和面上基金近20项,以及负责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研究40余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撰作学术论文200余篇并专著8部。曾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种奖励15项。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学术负责人。1960年起,在同济大学主持兴办了国内外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

在探索地层奥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这块沃土上,他辛勤耕耘,以累累硕果成长为国内外该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1980年至1981年,作为访问教授,孙钧去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土木工程系进一步探索研究具有国际水平的地下结构学科理论,并搜集了一批宝贵的实验、测试资料以及最新参考文献。回国后不久,他被批准为国内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作为学科负责人,在同济大学领导的“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两个学科被双双批准为我国首批重点学科,并于1985年建立了国内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从8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教师和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结合近20项重大工程的建设任务和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以及10多项国家与部委下达的科学基金课题,就发展地下结构流变力学和粘弹塑性理论,以及地下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前沿学科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截至1992年底,他个人或与他人合作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及试验报告有120余篇,出版专著5部,其中《地下结构》一书(1988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曾在1989 年莫斯科国际书展中被评为优秀图书,并获1992年度国家建筑类优秀图书二等奖。近20年来,他的研究成果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以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由国外颁发的荣誉一等奖1项,连同其他奖励共约20余次。许多成果经技术鉴定居国内领先地位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他兼职许多学术职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水利、测绘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土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等。另外还受聘为长江三峡工程、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国内最长悬索桥)、北京和上海市地下铁道工程等等许多重大工程的技术专家和顾问,以及国内若干所重点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国外一些大学的客座研究员

孙钧院士历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六届副理事长,第七届理事会顾问。

 


n  刘建航

image.png刘建航院士1929年4月26日出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起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工作。1958年起他就参加了上海地铁筹建,1960年参加隧道试验,1963年任上海市隧道局试验室主任,1979年任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副经理和总工程师,1985年任上海市政工程局副总工。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起兼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市地铁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

他于1963年负责盾构隧道试验研究,自主创新开拓我国盾构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设计、试验、施工等技术,领衔研究和设计了上海含水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单层钢筋砼拼装衬砌,率先攻克了衬砌结构防水关键技术,建成了第一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及地铁试验段,技术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首次在上海市区建筑密集区应用自制11.3m直径的盾构、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技术和市政环境保护技术,克服了在江底高压沼气砂层建设隧道及盾构安全穿越喷发沼气流沙地层等世界罕见难题,建成了第二条黄浦江越江隧道,技术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工程获国家金奖。。

他在软土地层地下工程方面的杰出科技成就有:创造性地建立了时空效应理论,并将该理论成果应用到软土深基坑设计与施工中,总结出车站基坑施工要点21条,成为行业施工规范;建立了在紧靠地铁隧道地段修建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施工技术,创立了一套能严格控制基坑变形,能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不规则深大基坑的设计、施工和监控方法;总结提出了地层位移的全过程控制及环境保护系列新技术,对既有建筑物 、构筑物变形进行了有效控制和保护;建立了盾构法隧道施工地层位移的精确预测和控制技术,能使盾构在全线推进中随地层深度、环境条件变化而快速地优化施工参数,变形控制在1cm以内;研究建立了特种施工技术、地铁工程科学预测和信息施工监控的整套技术等 。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中写出 《盾构法隧道 》、《 地下墙深基坑周围地层移动的预测和治理》、《 地基工程手册 》等著作,发表了20余篇关于软土隧道与地下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培养了博士生9人。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以及全国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茅以升大奖,荣获地铁建设功臣2次、上海市基建系统九十年代杰出人物 、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2005年度上海市杰出贡献人物等称号 。

刘建航先生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上海地铁建设事业,视地铁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在先期建成的两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和20余条市政隧道,以及地铁一 、二号线工程建设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 

 


n  范立础

image.png范立础院士是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镇海县人。195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曾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院长等职,曾任国际桥协(IABSE)中国国家团组主席,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常委会交替会员,EASEC国际指导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五十年来,在桥梁结构理论方面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实践。唐山地震后,在国内开创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桥梁抗震学科,对桥梁减震、延性及特异桥梁抗震设计作出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三十多座桥梁,如上海杨浦大桥、长江江阴公路大桥、上海双层高架、立交桥等。其成果曾获省部级特等奖(1999,排名11)一项和省部级一等奖(1999、1986、2001,排名1、4及7)三项等各类奖项共十一项。199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中文专著10本,英文专著1本。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主持或参加了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负责编写了我国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他主编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规范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丛书。在国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参加大型国家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十余项。

范立础院士为国内公认的桥梁抗震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n  项海帆

image.png项海帆院士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研究生,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桥梁设计委员会通讯委员。项海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研究,近些年来主要侧重于大跨桥梁抗风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重大科研项目40多项。主持完成了国内绝大部分大跨桥梁的抗风研究。他主持完成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及控制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1995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担任国内外主要学术职务有:2001年-2009年任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风工程学会及上海振动工程学会首席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海帆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与工程控制研究,近些年来主要侧重于大跨桥梁抗风、高耸结构与高层建筑抗风等方面的研究,在桥梁颤振与抖振分析,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桥梁风致振动与控制方面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近十年来先后承担十多项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三十多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其中主持承担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及控制理论研究》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与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浦江南浦、杨浦大桥抗风性能研究》获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地区台风特性研究》及《桥梁抗震理论》分别获1988年与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三项。负责主持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成为我国桥梁与结构抗风研究中心。在1997年国家计委与科委组织的评估中评为A等。1978年以来已发表科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与译著七部,其中主编的《中国桥梁》获1994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主要参加的《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获1996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培养博士生25名与硕士生28名,博士后3名。

负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国家攀登B项目《确保大型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综合监测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梁地震与风振的控制研究》及省部级项目《大跨径桥梁上部结构体系及力学性能研究》等。

担任国内外学术职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国家科委奖励办公室交通组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土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秘书长,中国风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IABSE)副主席(代表中国),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联合桥梁设计委员会外国通讯委员。

 


n  沈祖炎

image.png沈祖炎院士1955年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本科毕业,1966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国家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及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薄壁型钢轻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副会长、美国结构稳定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钢木结构委员会委员等。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钢结构稳定、抗震及非线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制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空间网格结构的稳定性、极限承载力及合理形体的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双向压弯构件弹塑性稳定及压弯构件相关公式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空间网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获199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钢结构框架体系分析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获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及其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基础”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钢屋盖的试验研究”、“上海大剧院屋盖钢结构设计与研究”及“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分别获2000、1999及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塔地震工程试验研究”获1994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教改方面,主持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第六届、第七届副理事长、第八届学会理事会顾问。

 


n  江欢成

image.png 江欢成院士1957至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后至今,先后在华东建筑设计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作。其间,1980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伦敦和香港OVE ARUP工作。原任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现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工程师,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欢成院士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与研究四十多年,成功地设计了许多重大工程,包括大屯煤矿、上海卫星地面站、赞比亚党部大楼、上海东方明珠塔、印尼雅加达塔、上海碧玉蓝天大厦等,是金茂大厦的设计监理组和SOM的设计代表组的负责人。作为结构设计负责人,成功地将30米天线卫星地面站设计在软土地基上,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由他总负责设计的东方明珠塔(463米高),以其完美的造型和独特的结构成为上海的标志;总负责设计的印尼雅加达塔(558米高,40万平方米面积),在国际竞赛中中标,为我国建筑设计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长期致力于结构优化设计,在重庆朝天门滨江广场大厦、上海陆海空大厦、上海湖北大厦等工程优化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2009年6月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件中担任调查组专家组长。

江欢成院士是中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国 ICE、 IStructE 资深会员、香港注册结构工程师,原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原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副主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2007年,无党派界),原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劳动模范(1993年度),上海市人大代表(1987-1997年)。

上海东方明珠设计总负责人,印尼雅加达塔设计总负责人,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件专家组组长。东方明珠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奖、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多个奖项。




n  叶可明

叶可明,1956年毕业于image.png建工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函授部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副主任、兼职为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叶院士院士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术体系。直接参与并指挥的工程就有近百个,而参加主持、审定的项目更是数以千计,目前上海的许多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大多凝聚着他的心血。40多年施工实践,他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攻克了许多建筑界的重大难题,取得了10余项国内与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复合支护技术及10米深坑无支撑支护技术;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管理,实现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浇灌;提出了商品泵送混凝土双掺技术与级配优化技术路线,实现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顶;提出了大型构件组合吊装、整体提升及现场工业化技术路线,实现高空特重构件简化施工,取得了10余项国际与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因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其中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n  林元培

image.png林元培院士出生于上海市,原籍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镇。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涵盖了上海市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徐浦大桥、东海大桥等各种桥型。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1989年被建设部首批命名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11月 受聘于莆田学院,成为莆田学院的教授。

莆田人林元培的名字和浦江上的座座大桥紧密相连。当人们欣赏飞架浦江两岸的南浦、杨浦、徐浦、卢浦等大桥时,就会想起他。年近七旬的林元培院士研究了一辈子大桥,并用创新与突破铸就辉煌。在40多年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桥梁理论研究中,他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达20余座,中小桥梁有上百座,涵盖了各种桥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在上海杨浦大桥的设计过程中,他大胆地提出了全新的理论-“空间结构稳定理论”;杨浦大桥建成时,不仅跨度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在造型上创造了许多的世界第一;他主持设计的上海卢浦大桥建成后,也创造了世界造桥史上的多项第一,打破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他是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以及东海大桥的总设计师。由他主持、构思设计的南浦大桥等中国特大型桥梁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重庆石门大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浦大桥的设计,解决了叠合梁结构的斜拉桥抗震裂缝等重大的世界性难题,为此他被国际桥梁界誉为世界建桥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1993年建成的杨浦大桥,是林元培倾注全部心血贡献于世的最高水平设计成果。在继南浦大桥之后,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一下提高的602米,使世界建桥设计水平推到新的高度,这一重大贡献为国际桥梁界所信服和赞叹,为国争得了荣誉。他构思的杨浦大桥塔拉索锚固区构造、箱型钢梁等设计和大跨径斜拉桥整体稳定理论等,均开创了世界先河。他首次提出的第九种跨越能力最大桥型将问鼎于世,引起了国内外桥梁界的关注。举行杨浦大桥通车庆典的那天,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说:“老林啊,你现在是出了大名了。” 如果说南浦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黄浦江市区段上“零”的突破,那么杨浦大桥的建成则使中国的斜拉桥设计建造能力一举领先于国际桥梁界,奠定了中国在国际桥梁界的地位。

设计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林元培和中国的大桥设计第一次从江河跨向大海。面对这样一个超常规的项目,林元培响亮提出:拿出反常规的思路,让大桥早日架起。以前造桥,都是先有设计方案,再定施工工艺。而在设计东海大桥时,林元培反其道而行之,先确定施工工艺,再来定设计方案。

自1989年起,林元培院士一次次刷新斜拉桥设计和建造领域的多项世界纪录。1991年,他负责设计的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黄浦江市区段上“零”的突破。在随后的杨浦大桥设计中,他选择的方案,使中国在斜拉桥设计建造方面一举进入国际桥梁界先进行列。当他接受卢浦大桥的设计任务时,毅然放弃了轻车熟路的斜拉桥,选择了自己从未涉足过的大跨度拱桥,设计出“世界第一钢拱桥”。

1991年4月26日,美国著名桥梁结构权威、D R C公司总裁邓文中先生在写给大桥指挥部的信中说:“看到南浦大桥成功的建造,使我感到很兴奋。我觉得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潜力很大,可以参与和完成世界上任何工程项目。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