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进程中保护好既有的历史建筑,做到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合理使用、保护建筑,提升现有建筑的价值与可持续利用,探索新的施工工艺。这是2011年11月4日在上海斯格威帕尔曼大酒店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与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举办的既有建筑改造与历史建筑保护论坛上的主要议题。
本次论坛列入上海市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项目。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两个学会的建筑工程的专家与学者一百余人,其中包括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华东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中船第九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规划设计院、建工集团、城建集团、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上海维固工程实业公司等两个学会相关的团体会员单位的专家。市建筑委员会的相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别由土木学会常务理事、建工集团范庆国总工、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常青教授、学会工程改造与维护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陈明中总经理主持。上海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伍江副校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孙羹尧副秘书长致辞。
国家建筑大师现代集团唐玉恩总工、土木学会理事上海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王平山博士、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上海维固黄坤耀总工、上海申通地铁运营公司总经理王如路博士、同济大学戴仕柄教授、上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王辉平总工分别就保护、利用、传承-上海和平饭店保护与扩建;建筑结构隔振(震)技术研究进展;建筑保护的哲学;妥协的艺术-结构工程师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思考;上海地铁运营隧道病害治理与控制技术;在上部楼层正常运营下的历史建筑整体置换技术作了相关演讲。专家们精彩的演讲从哲学、现实、设计、施工、保护历史意义角度、从古代到现代,阐述了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社会学意义与使用价值之间有机结合的路径。专家们指出:历史建筑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对使用中的历史建筑应以美的准则进行修复,不为保存而保护,实为创造而修复。通过保护历史建筑,提升使用价值,做到可持续利用,通过对新的建筑工程的研究,来达到以人为本的效果,从而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与专家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专家们认真地进行了解疑答惑,对建筑施工中隔振(震)、材料运用与地铁建设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敏)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