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8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同济大学等承担的“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建造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成果评审会。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国强主持会议,评审专家委员会由高承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主任,江欢成院士、吕西林院士、高振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国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委员,讨论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意见。
线上评审会与会专家与项目组成员
本次评审有同济大学、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参会,同济大学鲁正教授作为项目组组长作了项目情况介绍。
负责人鲁正教授介绍项目研究成果
江欢成院士、吕西林院士评价项目研究成果
高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层建筑结构向复杂化、异型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为体量巨大、体系复杂、构件新颖等特点。近年来,建筑性能的提升,使用功能的多样化,集成设计的发展和近地铁建造项目的增加,导致高层建筑结构中核心筒偏置的情况增多。
相对于核心筒对称布置的高层建筑结构,核心筒的偏置导致结构水平变形增大,扭转效应突出,墙肢受拉明显等,在核心筒偏置结构的建造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瓶颈亟待解决。
1)针对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重力荷载与侧向激励下结构水平变形机理不明确、变形内力分析与常规分析差异大、性能提升及优化方法缺失等问题,开展了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分析与设计:分别开展了重力荷载作用下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分析与控制,侧向激励下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动力性能分析与调控,敏感性数据驱动的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性能提升与集成优化的研究,提出了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
研究内容一
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内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2)针对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建造过程中施工内力与变形难预测、核心筒与框架施工变形差异大、基础敏感区基坑施工变形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成套施工技术和体系的研究:围绕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整体施工内力与变形协调变化规律分析,上部结构中核心筒与框架差异变形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及基础敏感区基坑安全施工技术的研发,开发了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多状态受力分析与变形调控技术。
研究内容二
“设计标高+标高补偿值”变形精准控制施工方法
3)针对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建造过程中动态变形监测频次少和精度低、监测布线复杂且需持续电源供应、监测系统集成化与稳定性低的难题,开展了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监测装置与系统的研究:从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协同变形精准监测技术,到无源无线形变感知技术,最终开发了结构智能化监测预警云平台,形成了监测数据驱动的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建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三
结构智能化监测预警云平台
项目成果获国家授权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11件,工法15项(其中国家级工法2项,省级工法12项),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标准3部,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76篇(其中SCI/EI收录50篇)。经专家鉴定认为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应用于长春智慧城市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深圳中海总部大厦、深圳恒大中心、南通中央商务区A02A塔楼、上海新江湾城F区F1-D地块商办塔楼、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124街坊地块T1塔楼、上海中海红旗村5号地块等核心筒偏置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监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