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3月31日 13:38:1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新闻
学会新闻
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成都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27 20:11:00      

2023IBTC

9月24日-25日,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

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IBTC)(以下简称“IBTC桥隧大会”)是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重点品牌学术活动之一,大会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和重大桥隧工程,积极推动体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中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反映重大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交流平台。

本届大会以“智能打造新优势,创新释放新动能”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展示近年来重大工程建设,尤其是川渝地区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桥隧工程领域的建设成果与技术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卢春房、张喜刚担任大会主席。


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主持。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线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丹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叶国强出席并主持第二分论坛。

度.jpg

      高战军指出,中国工程院支持开展高端学术活动,鼓励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成长。希望大会能够一如既往地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推动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样.jpg

        杨丹表示,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作为交通特色鲜明,理工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愿与各位学界同仁,行业企业一道,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对接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部署,持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共同加快推进工程科技创新,助力桥隧行业高质量发展。

路.jpg

卢春房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桥隧工程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尤其是在极端复杂环境下的重大桥隧工程建设,面临着很多新的技术挑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广大桥隧工作者发扬创新精神,瞄准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挑战,从规划先行、标准引领以及工程建设、装备研制、养护维修等方面重点发力,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推动桥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也.jpg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叶国强主持分论坛

参加大会的有33院士,其中线下参会的院士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卢春房、张喜刚、郑皆连、刘加平(西安)、缪昌文、杨华勇、王复明、田红旗、邓铭江、岳清瑞、徐建、杜修力、许唯临、高宗余、刘加平(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翟婉明、何满潮,在线参会的院士有崔俊芝、王景全、欧进萍、梁文灏、周绪红、郑健龙、李华军、冯夏庭、李术才、朱合华、唐洪武,线下参会的外籍院士有郝洪、吴智深、周志祥,参会的还有10余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百余位行业主管部门、重点高校、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行业学会的领导及长江杰青等行业专家,现场参会人数超1000人,线上观看人次达10万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张喜刚、田红旗、杜修力、高宗余、朱合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何满潮分别做了《超大跨拱桥建造实践及创新》《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的重大科技方向和任务》、《大风环境下铁路安全行车综合防护体系》、《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隧道开挖补偿法》、《高山峡谷区桥隧结构抗减震关键问题》、《铁路钢桁梁桥建造技术》等主旨报告,为业界分享了桥隧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和发展战略趋势。

24日下午,大会聚焦艰险山区桥隧工程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隧道(洞)与地下工程建设运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五个主题举行论坛,近70位老中青专家学者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设案例、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25日上午,大会举办了“复杂环境桥隧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战略研讨会,针对严酷环境下路桥工程安全建造与长寿命保障、极端环境长大隧道与深埋地下工程建设和服役安全两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25日下午,大会组织了多条川渝特色工程考察路线,集自然景观、大国工程、红色教育为一体,包括成都地铁与地下空间工程,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及汶川地震纪念馆,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实验工程样车及试验线等国家级平台,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沿线重大铁路、公路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及川藏公路博物馆等。


作为中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反映重大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大会是桥隧全行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的一次盛会,汇聚了众多桥隧领域相关院士、大师、长江杰青、中青年学者。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广大桥隧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加速了中青年学者的健康成长,发展壮大了行业研究队伍,增强了以桥隧为主干的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对推动工程科技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