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3’长三角土建学会联盟大会暨2023’长三角土建技术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隆重召开,大会以“数字建造,绿色低碳,赋能长三角新基建”为主题,来自沪苏浙皖四地的院士、资深专家、科协、住建委领导、兄弟学会的理事长以及长三角区域、中西部区域的主要技术人员出席了本次大会。现场到会人数近500人,线上直播观看超1.6万人次。
本次大会是由长三角土木建筑学会联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联合主办,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局、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兆弟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一次长三角土建高质量会议。
会议围绕提升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展示长三角地区的土木建筑成就,共同探讨促进行业发展的新生动力,推动赋能新基建创新发展,更好地响应并服务长三角国家发展战略。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国强主持。上海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科协原党组书记马兴发,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尚春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处长吕军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于宁,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杨学林以及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冯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长三角土木建筑学会联盟大会是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共同倡议建立的,2023年10月26日正式揭牌。联盟将于每年召开联盟大会并设立长三角土木建筑科技奖、长三角土木建筑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由三省一市土建学会推荐项目,并统一评选,于联盟大会上进行颁奖。
本次大会宣读并颁发2023’长三角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20项,表彰2023’长三角土木建筑科技杰出青年工程师(含提名奖)24人。
2023’长三角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
2023’长三角土木建筑科技杰出青年工程师
2023’长三角土木建筑科技杰出青年工程师提名奖
2023’长三角土建技术论坛由朱合华院士、缪昌文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现场邀请刘加平院士等三省一市建设、设计、施工、勘察领域的14位专家作主旨演讲,由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刘兴旺、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华、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褚共伟分别主持,并颁发报告证书。
刘加平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代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
混凝土收缩开裂是长期困扰工程界而未能有效解决的技术难题,现代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更为突出。报告将系统介绍混凝土抗裂性评估及设计方法,分析基于水化速率与膨胀历程双重调控裂缝控制新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典型工程示范应用,为解决混凝土开裂渗漏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苏州河深隧试验段工程竖井施工难点应对与实践》
依托上海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试验段云岭西综合设施竖井的施工,从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和内衬墙逆作三个方面,介绍项目实施情况并对施工难点进行总结,同时也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经验。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市域一体化轨道交通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目前,苏州市正处于长三角一体化、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示范区等多重区域战略叠加区,下辖的四个县域与市区空间融合发展态势增强,亟需引导“市域一体化”城市发展新格局。苏州轨交秉承“区域融合、市域一体”的原则,构建了“多网融合、一票通城”的全市域轨道交通一张网,同时积极践行智慧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轨道上的苏州”,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盾构自动掘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盾构法隧道的工程建设,体现了一个国家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融合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依托盾构管控平台的海量数据,实现盾构自主掘进施工,提升隧道质量与施工效率。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软弱土地基高层建筑上下同步逆作施工关键技术》
从逆作技术应用优势分析,竖向支承结构逆作设计,水平支撑结构逆作设计,高层建筑上下同步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逆作基坑变形控制技术等五个方面详述软弱土地基高层建筑上下同步逆作施工关键技术。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治理探索及研究》
基于合肥市5条运营线路实际,针对轨道振动噪声扰民采取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线路施工过程监督,提高线路施工水平,严格验收程序,保障各项减振降噪措施发挥出设计作用,并形成地方标准等相关成果。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 主任
《江苏城市轨道交通高品质建设探索与实践》
详述江苏城轨高品质建设的做法:(一)聚焦科技创新;(二)聚焦设计优化与创新;(三)聚焦结构耐久性;(四)聚焦标准化和精细化;(五)聚焦工程验收等,展望城轨高品质发展的探索方向。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东南沿海山区边坡工程安全防控新技术及应用》
针对东南沿海山区边坡工程建设中的复杂地质环境和工程技术难点,从综合勘察技术、安全风险评价与预测、安全生态防治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与工程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紧贴生产实际的边坡防控关键新技术。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 总工程师
《奋楫笃行 高效建造 打造机场航站楼建设新标杆》
以本届杭州亚运会重要的基础配套工程、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民航机场改扩建工程-—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为载体,介绍项目在极端紧张工期条件下,通过实施系列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举措,完美实现超大型复杂工程高效建造。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院副院长
《敏感环境深基坑工程微变形主动调控关键技术》
报告围绕着敏感环境深基坑工程微变形控制的工程背景和技术需求;基坑微变形主动调控技术的发展创新与工程实践;技术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展开介绍。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气候变化挑战下的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思考与探索》
随着中国社会加速向数字时代转型,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报告提出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是当前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的重要手段及必然趋势。报告提出了基于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框架体系,介绍了包括数据框架体系、动态化数据库、智慧决策平台等在内的系列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同时,对未来,在韧性目标导向下,数字化技术如何进一步赋能不同灾害源及多项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提出展望。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轨道交通对城市化进程推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体现两者体系相互耦合、协同发展,做好由单一的轨道交通模式向多元化的轨道交通叠加集约化模式转换,需合理混合使用土地和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体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本报告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与探索,提出了TOD模式下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项目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相关设计策略。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城市轨道交通多灾害韧性评价体系》
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区间隧道、高架桥梁、车辆基地各工程在地震、火灾、洪涝、施工扰动等灾害作用下的韧性影响因素和指标体系,提出了各灾种下的损伤数据库、损失数据库以及恢复性计算方法,在行业内首次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韧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兆弟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集团副总工程师
《预应力混凝土异型预制桩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报告简要介绍国家建筑战略与桩基工程背景,介绍中国沿海软土区域使用预制桩存在的技术问题,重点讲述预制异型桩的桩型分类、性能与技术创新点,并通过异型预制桩代表性工程案例展示技术成果。
大会同期开设长三角土木新技术展,展示包括地下空间、市政道路、轨道交通、数字建造、城市更新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参展单位包括中国中铁、上海建工、中铁四局、浙江兆弟控股、建工集团等30余家。
识别二维码下载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