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材料专委会于2月9日下午在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委员会议。 20余位委员们欢聚一堂,共话专委会2011年工作,并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展望。
会议由学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贺鸿珠博导主持,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老师对材料专委会2011年工作做了总结并指出,过去的一年中专委会遵循学会的宗旨,坚持以学术为主,以会员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行业,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学术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过去的一年专委会在年初召开委员扩大会议,布置落实一年工作,举办了固废利用综合技术发展的科技沙龙,积极参与上海科技节活动,开展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的科技评价,开展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的发展的项目研究。组织参观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积极参与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上海科普活动日活动,推荐废钢渣利用的中国馆模型参展等。
贺鸿珠主任委员在会上充分征求各位委员的意见,对今年的计划逐项进行讨论、增补、充实、落实。
上海市政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初航、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同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原院长王培铭教授、上海建科院陈海燕高工、城建集团原总工张易谦教高、上海建筑材料市场管理总站沈瑞德副主任,中国建筑科学院上海分院孙大明总工、港湾工程设计院王总等纷纷在会上建言。指出在材料工程中,要引入社会材料的概念,材料专业技术人员要有社会责任,如钱塘江大桥的水泥挂浆材料问题,导致桥梁事故,对材料的固废利用需要进一步拓展领域,对新材料的研发也要加强监管。上海的高速公路检查质量位于全国第14位,道路方面如何提高质量,材料是个重头戏。上海的路况在全国处于落后,与我们上海的形象不符。我们要加强公共安全,其中包括地下工程的施工管理等,材料方面也有很大的分量。绿色建筑必须要有绿色建材,我们材料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土木工程中是大有可为的。要积极开展材料方面的培训,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传达了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的精神,并对学会2012年内将开展的改选工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布置。指出材料专委会在去年的工作中取得的好成绩值得赞赏,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专委会的联系与资源共享,包括与外省市的联系与学术探讨等。学会团体会员中,建科院、城建集团、中国建科院上海分院等都有很大的实力,可以与高校联合形成产学研的链接,从而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今年的专委会的改选,把我们的专委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更好的为上海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为会员服务。
(亦敏)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