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通常采用三渣混合料作为基层材料,其缺点是早期强度低、养护期长(15-30天),造成道路施工占路时间长,对交通畅通带来严重影响。个别工程为了提高早期强度,采用预拌混凝土作为基层材料,但易造成路面沥青混凝土反射裂纹大,影响道路质量。在国外先进的道路施工理念与材料的应用,已达到施工后一天便可恢复交通的水平。
上海市区道路建设对交通畅通带来的压力很大。社会各方和交通管理部门迫切希望施工后能快速开放交通。因此,经专业技术人员的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集成,采用矿渣粉、钢渣粉、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作为主要胶凝材料,研制出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及其应用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为此,8月6日上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材料专委会组织了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应用与技术标准的科技沙龙。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市交通工程学会朱惠君秘书长、市公路学会相关同志与市建科院、上海市技监局、和上海市建材标委会、上海雅乐市政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公司、上海宝冶钢渣综合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路政局、城建集团、城建设计院、同济大学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项目。
市建科院李阳高工在会上对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应用的技术基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工程案例、施工技术等进行了讲解。
而后,各位专家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快硬性碾压混合料是一种取代三渣混合料的新型道路材料,2003年至今,已先后在西藏中路综合改造和外滩井字形通道等重大工程、以及十几项市中心道路改造和掘路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施工总长度达7.56km。其中西藏中路综合改造工程大规模使用快硬性碾压混合料,该工程已竣工10年,未出现路基质量问题,路面质量至今良好,本项技术已获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应用实践证明,它具有早期强度高、道路弯沉值低、路面反射裂缝少等优点。可以满足城市道路快速修复的需要,缓解道路施工带来的交通压力。推广快硬性碾压混合料技术成果,可以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充分利用上海本地固体废弃物(冶炼渣、粉煤灰、脱硫石膏和建筑垃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市区道路修复的路基施工周期缩短80%以上,快速恢复交通,大大缓解施工期间的交通压力。其路基强度高,收缩低,沥青路面裂缝少,使用寿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快硬性碾压混合料采用集中搅拌站供应,由于摊铺面快速固结硬化,养护3-5d摊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扬尘少,对改善城市环境效果显著。而传统的三渣混合料养护期达30天,强度低,摊铺面长期暴露在外,施工扬尘大。采用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后,不再使用路基箱,使得车辆损坏、交通噪音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还具有节能、减排、利废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如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每m2粉煤灰三渣基层材料的材料成本为150.00元/m3×0.45 m=67.50元,路基箱费用为5.00元/天×30天=150.00元,护拦费用为0.80元/天×30天=24.00元,故粉煤灰三渣的综合成本为241.50元/ m2。快硬性碾压混合料的强度较高,厚度仅为0.35m(比粉煤灰三渣减少5-10cm),并且不用路基箱、护拦等配套设施,快硬性碾压混合料成本为:250.00元/m3×0.35 m=87.50元/m2,故采用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后,每m2节约成本为241.50-87.50=154.00元。
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2003年底竣工的西藏中路综合改造工程为例,该工程共采用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基层3万多平方米,由于节省了材料消耗,降低了路基箱、护栏等配套设施费用,共计节约工程综合造价417余万元。
专家们指出:由于技术标准和相关定额的缺乏,影响到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次科技沙龙,为其标准的制定,集中了产学研、管理、学会、研究、施工单位等方面的力量。
专家们的意见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建言,对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的制定,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科技沙龙对缓解上海交通,掘路的快速修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消纳建筑垃圾,节约标煤,减少CO2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上海,做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
(亦敏)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