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材料专委会于1月8日下午在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委员会议。学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贺鸿珠博导主持会议,20余位委员们出席。副主任委员樊钧理事对2013年工作作了总结,副主任委员张晏清教授介绍了2014年工作计划,委员们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中,材料专委会遵循学会的宗旨,坚持以学术为主,以会员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行业,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学术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和目标。
其中包括年初召开委员网络会议,布置落实一年工作。5月份举办了上海市脱硫石膏标准宣贯科技沙龙,积极参与上海科技节活动。6月19日参与举办了2013上海宝山区节能宣传周活动—钢渣粉墙体砌块应用的技术研讨会。8月6日举办了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应用与技术标准的科技沙龙,积极参与上海市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项目。协调开展纤维增强脱硫石膏空心大板标准编制,积极组织会员参观IPB2013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粉体加工散料输送展览会。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会六十周年庆典积极推选论文与经典工程,并积极参加六十周年庆典与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配合好学会的换届选举等事项,由此材料专委会获得了2011-2013年度的先进专委会的荣誉。
会议对2014年专委会的六项工作要点进行了讨论。遵循每届专委会必须举办一次学术年会的工作要点,贺鸿珠主任委员在会上充分征求各位委员的意见,对今年的计划逐项进行讨论、增补、充实、落实,对将于2015年召开的材料专委会学术年会的选题、内容等进行了讨论。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初航、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施惠生教授、肖建庄教授、廖欣副教授、城建集团原总工张易谦教高、上海建科院樊钧所长、黄毅明高工、港湾工程设计院王成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黄继红高工、上海公路桥梁集团公司曹亚东总工、上海五冶集团王辉蓉总工以及中国建筑科学院上海分院孙大明总工的代表等纷纷在会上建言。指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前提下,如何将工业建筑材料做到产业化,做好产学研的对接,建设好生态文明,是材料专委会的工作重点,我们要充分利用专委会的平台,使固废利用再生产业化,在需求与利用上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既加强了固废的利用,又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生态环保的内容与范围很广,上海与全国最近出现的雾霾应该说与材料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关联,曾有说,上海到,汽车跳,原因与我们道路的材料与工程有很大的关联,是否能在道路路基材料运用方面做些探索,最近上海市政总院对长寿命沥青路面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建筑工程材料要引入生态材料的概念,要为城市生态建设服务。会议指出,没有真正的废物,所有的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材料专业技术人员要有社会责任,2014年对材料的固废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拓展,仍是专委会的工作重点,我们材料专业的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总体体量并不大,但是,土木工程所有领域几乎都离不开材料,材料工程的研究在土木工程中是大有可为的。要积极开展新材料与固废材料的研究与探索并开展培训,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
会议确定了2015年材料专委会年会的题目以及专委会今年科技节活动与学术活动项目的选题与相关事项。
(亦敏)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