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办、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桥梁专业学术活动于2016年11月1日(星期二)上午在同济大学桥梁馆101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交流的主题为“Accelerated Bridge Construction Use of Innovative Design,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通过活动交流研讨了美国华盛顿州快速桥梁施工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实例。
本次技术交流论坛特邀美国华盛顿州交通署、圣马丁大学兼职教授Bijan Khaleghi主讲,以快速桥梁施工为主题,开展了快速桥梁施工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实例的专题交流。60多位来自各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高校的设计与科研人员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
快速桥梁施工技术,即预制拼装桥梁技术,就是把桥梁施工中需要在现场立模、绑扎钢筋及浇筑混凝土等的工作转到预制厂,把传统基础—墩—上部结构的施工顺序,变成并行的工序,即主梁、盖梁、桥墩和桥台等构件可以在基础工程完成之前就开始预制;同时各类预制构件被分成若干节段,使用相对轻型的运输和架设设备来进行施工,通过合理安排预制节段拼装工序来加快施进度。与现浇桥梁结构相比,预制拼装桥梁结构具有施工便捷、质量稳定、对环境和交通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桥梁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同时,随着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发展,预制拼装桥梁结构从上部结构逐渐发展到下部结构。目前,预制拼装桥墩的联接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湿接缝联接、承插式联接、插槽式联接、预应力筋联接、采用灌浆套筒或波纹管的粗钢筋联接等。但目前由于预制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如何尚不明确,其在中、高地震危险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Bijan Khaleghi教授针对美国华盛顿州快速桥梁施工的工程实例进行了介绍。美国I-5 Grand Mount to Maytown I/C2-span Precast Girder Bridge于2011年夏天完工,该桥位于华盛顿州,属于高地震危险区域,是第一座考虑抗震性能的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建造桥墩的桥梁,预制立柱划分为3个节段,立柱节段采用大直径钢筋通过连接套筒灌浆形成整体的技术建造的,但立柱节段与承台、立柱节段与盖梁之间的联接采用的是金属波纹管联接构造。同时,Bijan Khaleghi教授针对一些新型材料在联接构造处的抗震性能研究进行了介绍,如形状记忆合金、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等。
上述快速桥梁施工的工程实例和研究进展均有视频演示,给大家以直观的了解。在报告结束后参加本次交流学习的人员和报告主讲人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就快速桥梁施工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