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4月02日 12:58:0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专委会新闻
学会工程结构专委会、预应力专委会共同主办学术交流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片区东区双子山、北片区世博温室项目参观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28 16:41:52      


2022年10月21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和预应力专业委员会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共同主办学术交流暨项目参观活动。


一、学术交流

本次活动先组织学术交流会议,会议由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李亚明主持,三位专家作报告。

图片 1.png 


工程结构专委会主任委员贾水钟作“上海世博温室结构设计及研究”报告

介绍:项目概况、设计基本参数、荷载取值、结构体系和构件布置、关键技术等内容。项目位于拟建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内C04-01(b)地块内,温室花园包含主入口游客中心建筑、三个温室(云之花园、热带雨林、多肉世界馆)、温室间走廊、钢结构桁架。拟建总面积约36983.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8031.7㎡,地下建筑面积约8951.7㎡。

图片 2.png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宏欣作“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结构设计及装配式PEC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介绍:双子山项目概况、结构方案比较、PEC体系适用性、主要计算结果、关键技术研究、技术研究成果进展等内容。项目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片区东区,上海市重点地标性项目;结合游览、公共停车、展览、游客服务等功能,形成外部景观与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山表下2~3米为覆土,覆土下为屋顶梁板。主山山顶标高48米,标准层高6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项目特点为层高高,荷载大。结构体系采用PEC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方案,总体预制率约41%。

图片 3.png 

 

通正建科集团邱丽秋院长作“上海世博文化公园-项目介绍上海世博温室花园&保留场馆”报告

介绍:上海世博文化公园-背景介绍、上海世博温室花园-方案演变及项目概况、幕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建造技术、施工组织与关键安装工艺、世博保留场馆改造等内容。

 

二、项目参观

交流会议结束后,组织参观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和上海世博温室两个工程,在现场,结合工程实例报告人和与会人员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与会人员受益匪浅,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为广大专委会委员提供一个交流和参观工程的平台。

来自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叶国强和副秘书长崔敉等50余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和参观。

 

 


三、项目介绍

世博文化公园,是上海城区最大的沿江公园,基于原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改建。其园内景观内容比较多,目前北区已开放,以双子山为主的南区仍在建设中。双子山东山高48米,西山高37米,是上海第一例人工建造的大规模平地山。其从2020年10月开始建设是国内最大的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包括6000根桩和3万余吨用钢量的钢结构框架。

图片 7.png 


双子山未来规划:1-2层设置近1500个停车位,3-8层则作为城市展览空间;山间将设置曲回步道,供游客们登山时观景;山顶部将配备观景平台,让游客们可以从高处鸟瞰浦江两岸的风光;山体上设计富有自然野趣的山林溪瀑,并以松江的“九峰三泖”为原型,现代技术作保障,以供游客观光赏玩,尽享自然之美。


图片 8.png 


目前双子山已完成结构封顶,接下来便是等待填土及绿植覆盖,届时山的雏形就会出现。相信明年上海市民在市中心就可爬山登高,而双子山也会继北区的申园之后,成为沪上又一网红打卡点。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双子山原是上钢三厂的所在地,工厂的废钢废料曾在这里堆起过一座高约70米的“钢渣山”。后来,随着城市的建设,这座垃圾山被夷为平地。在这里建山,正是一位上钢三厂的退休员工提议的,这不仅能重温过去的回忆,还能换一个角度欣赏魔都的风景。因此从工厂到世博会址再到城市公园,双子山也成为了上海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


现世博文化公园所在的地方已是黄金地段,这样一块宝地现被规划为大众公园,并计划在未来配备国际花艺园、国际标准马术中心、大歌剧院等高等级场馆。在未来,繁华至上的上海也将拥有崭新的山水空间,这也进一步呼应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图片 9.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