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普及铁道工程科技知识,传播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5月8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铁道工程专委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部分师生开展了产学研科普与实践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校内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充分开展工程实践熟悉产业前沿技术,企业导师定期将产业需求新变化融入课程教学。专委会组织各职能部门提供实训场地的配套支持,以铁道工程领域关键技术的真实工程为载体,开展案例式与项目化教学,实形成了“认知结构、研究问题、理解工程、服务行业”的培养模式。
本次科普活动旨在提升师生对高速铁路无砟道床结构设计特点和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流程的认识,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场既有工程实际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工程视野,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现场参观学习了铁路天窗时期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流程。无缝线路钢轨锁定后,因扣件扣压作用,钢轨不能随温度变化自由伸缩,继而转化为内部温度应力。为了使温度应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钢轨强度和线路稳定性被破坏,采取定期松开扣件、放散应力的措施,这种作业程序称为无缝线路应力放散。
工务技术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产生的原因、应力放散的原理和重要性,并组织学习了拉伸法与撞轨法结合的应力放散作业流程。即在无缝线路端部放置拉伸器,同时分别在作业线路预设节点处放置撞轨器,通过“边拉边撞”的方式将钢轨拉伸到既定位置,以此实现钢轨内部温度应力的调整,作业过程中通过观察端部拉伸处的位移判定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效果。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