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4月01日 22:21:59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专委会新闻
“零距离”体验 “数智赋能促建设” | 地下专委会组织大学生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15 20:00:00      


聚焦数智工程  赋能高校实习

5月11日,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下,上海轨道交通崇明线 108 标项目部,迎来一批“未来的青年工程师”,他们是60多名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铁道专业的学生们。五月的雷雨并不能阻止他们实习的热情,大巴车早早的就抵达了项目现场,期待着一场“数智”建设的体验。同时莅临的还有铁道工程系石嵘主任、宋郁民副教授、刘陕南副教授、刘景军老师。项目部及上海隧道部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科普活动。



  

学会地下专委会秘书徐志玲介绍了学会组织科普活动的渊源和意义;项目部李祥坤对工技大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石敏杰阐述了该项目的工程概况和“高科技”创新点;石嵘主任简述了学院概况、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情况。



 

崇明线108标的工程概况及“高科技”创新点


    崇明线是崇明一体两翼交通格局的首发项目,意义非凡,这也是上海轨道交通次以全地下形式2次穿越长江。穿越长江的两段隧道均由上海隧道承建,南港区间长约7.7km,北港区间长约9km,其中北港隧道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一次性掘进距离最长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法隧道的纪录


 

为保障2台大盾构的高效推进,上海隧道通过先进的“数智隧道”智能管控平台,以智能化的手段,从安全、进度、质量等八大板块入手,通过对所有生产要素的整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和追溯性闭环管理



互动交流


    特别在技术人员讲到该平台对成型隧道质量、关键推进参数、盾构姿态等进行自动化的实时数据采集,以及采用AI监控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升现场的管理水平时,在场的师生都很感兴趣,纷纷举手提问,现场氛围活跃。随后谈及上海隧道的前沿核心技术自主驾驶和推拼同步技术时,气氛更是达到高潮,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迫不及待的要求去项目现场及管控中心参观。

 

项目现场参观



进入隧道深处,特别亲眼见证了13米级大直径盾构如何掘进,都兴奋的举起手机拍照!盾构机的智能控制室外更是站满了同学,他们对自动掘进及显示器上的实时数据充满了好奇,不禁赞叹,并为之骄傲,中国盾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更加佩服上海隧道的研发能力、智能化、数字化能力,对未来的隧道行业“数智”技术的发展充满信心及未来成为一名隧道行业的“青年工程师”充满期盼。


管管控中心及展厅参观


     在展厅,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崇明线的建设意义及上海隧道的创新技术,包括盾构技术、圆隧道数智化施工技术研发等。在数字化管控室,亲身感受实时数据的采集及分析过程后,不禁感叹数字赋能对传统隧道掘进带来的改变,从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到一体式的数字管控,科技所带来的飞跃式的进步。同学们表示希望自己毕业后也能加入到数智技术研究中,学习到行业最精尖的技术,将来可以中国的数字化隧道出一份力。




活动总结


     在技术讲解、互动交流、现场及展厅参观后,同学们对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激发了好奇心后,同学们的求知欲很高,仍意犹未尽,希望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隧道网对师生们开展了送知识活动,对相关技术特别感兴趣的师生都可以通过隧道网平台进行学习和提问。


希望同学们借助此次活动,在“零距离”的体验“数智”工程建设后,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未来以“数智思维”开拓行业新的发展。



此次科普活动,紧密对接高校需求,理论联系实际,赋能高校教学实习,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企业储配了未来人才。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专委会响应新时代校企协同育人,为学生提灯引路,为行业培育人才,实现双向赋能。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