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指导,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嘉兴枫南线市域铁路曹庄站工程连续沉井工艺观摩及交流会成功举办。
地下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雁飞、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张中杰及来自学会会员单位近50余名技术管理人员出席本次活动。上海城建设计院曹庄站连续沉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吕培林作了《轨道交通连续沉井法的体系研究与实践》报告,分享了项目研究背景、总体方案、关键技术、环境影响及连续沉井工艺的未来。
可实现土方开挖与结构制作同步进行、多施工段同时作业。
结构构件永临结合,传统基坑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钢立柱、立柱桩临时构件均无需实施。
施工全程无需抽降承压水,且微扰动压入下沉工艺配套的桩基可兼作地层变形隔离。
通过大幅降低钢筋、水泥等高碳排放建筑材料用量,使工程碳排放量达到根本性改善。
沉井工法早在19世纪就开始用于桥梁深基础、港湾构筑物,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因其施工精度不高、姿态控制困难、环境影响大等原因,而未在轨道交通工程中使用,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沉井施工的精度和环境影响程度都得到良好的控制,已经满足施工地下车站的技术支撑需求。
在古韵传承与现代创新的交响中,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曹庄站开启连续沉井法建设车站的全新实践,打造全国首座采用连续沉井法施工的地下车站。
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土建施工SG1标段主要位于嘉兴市南湖区,线路长度约为6.03km,全部为地下段。曹庄站为地下两层标准岛式车站,车站长283.4m,宽25.5m,覆土3~4m,由7节沉井近距离连续下沉形成车站主体骨架,再贯通沉井间的连接段形成完整车站。
通过技术报告和现场参观,参会人员对连续沉井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针对沉井封底混凝土的浇筑、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下沉过程水位、沉井间的连接、姿态控制、防水、施工工序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气氛热烈。在场多位专家回顾了沉井法初期在上海运用的历史,展望了连续沉井工艺今后在上海轨道交通工程的应用,及未来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本次交流活动为土木工程与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构筑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加速了新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分享。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项工艺大放异彩,相信它一定会为轨道交通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