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5月15日 13:20:1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专委会新闻
聚焦数智工程,赋能高校实习 | 学会地下专委会组织大学生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5 13:17:00      

图片




2025年5月8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70余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子走进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西延伸工程103标施工现场实地感受“数智化”轨道交通建设的魅力。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铁道工程系宋郁民副教授、刘陕南副教授,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徐志玲以及上海隧道103标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蔡凡张显瑞参与了此次活动。




上海103标工程亮点  





上海隧道首先介绍了103标的工程概况和“高科技”创新点,包括预埋承插式管片工艺、智能盾构2.0系统及整体应用情况等。

智能盾构2.0是在1.0自主驾驶轴线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盾构设备的全面升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采用自主掘进技术,实现推进与管片拼装工序的并行作业;二是采用管片自动拼装(螺栓接头管片和承插式接头管片)及物料运输技术,提升物料运输效率与安全性;三是采用数智管控平台技术,通过智能辅助实现远程评估监管。智能盾构2.0旨在基本消除常规掘进、常规作业的人工干预必要性,实现盾构隧道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优质、安全与高效建造率先在上海地铁13号线西延伸103标区间隧道中示范应用


image.png


图片




参观交流



在项目现场,全体师生在盾构机的智能控制室内观摩了实时跳动的施工数据、自动精准掘进的盾构设备,对隧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激发了探索地下工程数智研究的兴趣。


image.png




结 语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专委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长期以“学会搭台、校企联动”的创新模式成功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通过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科普活动,以直观、有趣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为青年学子打开了通向智能建造领域的大门,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该科普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从“大国重器”盾构研发基地,到云端一起探索交流学习,再到智能盾构的迭代升级,既满足了高校实践教学需求,又为企业储备了具备"数智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彰显了新时代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示范价值。


图片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