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2010大事记
2010年大事记
2010年,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并为制定好“十二五”规划作好准备。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履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及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促进学会工作全面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围绕上海2010世界博览会主题,开展与学会相关的专业学术活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学会于2009年12月29日下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十届二次理事会。应名洪理事长主持了会议,秘书长傅德明对学会2009年工作作了总结。会议讨论通过了2009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10年学会工作要点;讨论通过学会成立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的动议。通过了学会今年工作计划。其中包括:科技节项目、学术年会项目、工博会项目等,这些项目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世博主题。
2、1月5日,学会燃气专委会假座上海博傲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召开了节能环保鼓风式燃烧器专家讨论会。20人出席。
3、1月8日,学会燃气专委会假座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上海公司举行智能燃气表抗震处置技术研讨会,20余人参加了会议。
4、2010年1月21日下午在科学会堂思南楼召开联络员、秘书2010年度工作会议,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作了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的PPT报告,传达了十届二次理事会通过的今年工作要点。
5、燃气专委会参与召开的首届“中德天然气安全与运营管理技术国际研讨会”于3月3~4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会议室举行。研讨会邀请来自德国燃气与水协会(DVGW)、德国能源与水协会(BEGW)、有关研究机构及大学、国内领先燃气行业的行业专家,共计100余人参加。
6、3月4日上午,学会假座科学会堂举办与上海市航空学会举行2010年城市与交通科学促进会交接仪式。会议由学会顾金山副理事长主持、市科协郭巧林副秘书长及其他7个学会的秘书长等有关领导出席、秘书长傅德明对市土木工程学会轮值承办的2009年上海市城市与交通科学促进会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交接。
7、由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2010年桩与深基础国际峰会3月10日至12日假座上海斯格威帕尔曼大酒店召开。本次峰会围绕“运用新技术、打造坚实基础”的主题,汇聚世界各地建设行业地基和岩土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270余人参会,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芬兰、英国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我会孙钧院士、白云副理事长、傅德明秘书长、黄宏伟理事等出席并分别主持了会议。
8、学会于2010年3月12日下午2时,在科学会堂召开了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对外交流领导小组和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会三个工作小组领导顾金山、白云、汤伟副理事长出席了会议,并就各自工作小组今年将开展的活动进行了分解阐述,提出了有卓有见地的意见。
9、学会给排水专委会于3月24日在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召开“十二五”水规划专家科技沙龙,100余名科技人员参与,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原市建委谭企坤副主任等应邀出席。给排水专委会主任张辰总工主持会议。专家们对上海“十一五”间的水规划工作作了总结,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在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下水管理、节水等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
10、3月31日下午,燃气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以中组团14人参观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对园区燃气供应的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对部分燃气供应系统进行了重点评价。
11、4月9日至10日学会在浙江召开2010年联络员、秘书工作会议,30余人出席。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通报了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及学术活动的有关情况。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12、由地下工程专委会联合主办的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于4月16日-18日在同济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被列入上海市科技论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13、学会于5月6日下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10中国上海地铁年会暨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筹备会,为即将于今年11月11日在沪召开的旨在为适应当前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形势,交流和推广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科学发展的学术会议提供前期准备。
14、 2010年5月19日下午,学会常务理事工程结构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亚明总工组织50余名委员对上海辰山植物园铝合金温室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技术考察活动。
15、学会于5月19日—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展览会及论坛,70余家企业参展。20日下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2010中国(上海)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铁隧道方面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出席,9位专家作了演讲。我会傅德明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学会相关团体会员单位及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参观了展览并出席相关论坛。
16、5月20日,由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举办的“空间线性及非线性桥梁结构静动力分析软件- binas”介绍和演示会,在同济大学举行。会议邀请从事软件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主讲。40余人出席。
17、5月20日下午排水专委会召开上海城市排水收集系统相关技术研讨会,常务理事、给排水专委会主任委员张辰总工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活动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主导,开展了对上海城市排水收集系统相关技术的研讨。
18、5月22-23日 学会预应力专委会组织部分会员参观了位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超长预应力工程——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的半钢子午胎车间,该工程不仅结构跨度大、荷载重,而且纵横两个方向均属超长,整个工程体量也达27万平方米,预应力设计与施工规模均创国内领先。
19、2010国际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于6月3日~5日在上海大酒店举行,逾30个国家(地区)的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国外代表超过200多位。本次活动由我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委会联合主办。30个国家(地区)的675余篇摘要,经专家严格评审收录论文375余篇。会议论文集已由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以EI源出版物出版。
20、学会道路与交通专委会6月8日邀请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负责人孟凡超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作题为“港珠澳大桥设计研究”学术报告会。道路与交通专委会主任委员黄醒春教授主持会议,学会秘书长傅德明高工参会并作了讲话。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
21、6月10日上午,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举办桥梁结构与建筑设计讲座报告会,特邀法国马克米姆拉姆建筑工程设计公司主设计师马克-米姆拉姆(marc mimram)先生主讲。上海市多家设计院的80余名工程师到场聆听。
22、6月15日,组织1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科协中欧世博会科技节活动。
23、6月15日组织学会科技工作者,完成世博科技信息专业人员调查问卷的收集,完成162份。
24、学会联合主办的2010年夏季国际学术专题报告会于6月17日在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200余人出席。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环境工程系统工程部教授萨斯曼博士就“用多元系统的概念解决
当今社会的交通问题”、“工程系统领域的CLIOS程序的应用”作了演讲。
25、6月28日完成了市科协《科技评价工作机构资格》的申报认定工作,经科协审批已同意我会被授予上海市科技评价工作资格证书。
26、6月21日,7月8日组织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中国企业经贸论坛”学会理事谈德彬董事长与阿斯图里亚斯的官员进行了交流与商谈。
27、7月1日,由学会预应力专委会和工程结构专委会联合主办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抗震设计方法学术报告会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召开,近百人出席。学会理事、工程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平山主持,学会常务理事、预应力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熊学玉教授介绍了报告会主讲人美国里海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的内藤教授的学术背景和本次报告会的现实意义。
28、7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市土木学会资深老会员刘建航院士与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家津贴专家傅德明高工共同做客上海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细数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艰辛历史和辉煌成就,畅谈上海的地下空间开发。被称为“上海地铁之父”的刘建航院士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资深专家傅德明秘书长就上海世博会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软土地层盾构法隧道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城市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等方面展开了畅谈与对话。
29、7月16日在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第二届刘建航院士奖励基金颁奖大会暨地铁与隧道工程学术报告会,对一批在上海轨道交通420公里网络与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中的规划、建设、科研、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中涌现出的青年才俊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我会理事王如路、曹文宏,市交通工程学会理事毕湘利分别作了演讲。从隧道维修保护的角度谈地铁隧道的监护技术;对上海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设计要点进行探索;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阶段推进标准进行探讨。
30、7月20日组织专家完成《上海世博会新科技、新理念及其应用前景分析》研究报告,学会给排水专委会主任委员张辰常务理事和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贺鸿珠常务理事完成的给排水和材料方面的专业论文,得到了市科协、中国科协等有关专家的好评。
31、7月23日,由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组织的青草沙水源地工程现场参观,常务理事周文波副总裁、副主任委员杨国祥总工率地下工程委员会的委员及地下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参观。
32、2010年7月23日上午, 由学会计算机专委会与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联合主办,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信息中心承办--“BIM和VDC技术在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的国际技术交流讲座”在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邀请美国著名施工企业TOCCI公司董事长JOHN TOCCI先生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其公司在BIM数字设计技术和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项目集成交付技术上的应用成果。
33、学会于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下午2时在申通地铁有限公司召开十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近20人出席。 会议由应名洪理事长主持。傅德明秘书长作了学会2010年上半年回顾和下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会议着重讨论了学会下半年学术活动落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提名、启动科技创新评价工作、开展学会科技咨询工作等议题。会后,学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了学习。
34、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与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于2010年7月28日下午,共同邀请《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编委、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顾问总工裴捷教授级高工,作“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修订技术讲座”的专题学术报告。来自本市大学、研究院、设计院和工程单位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35、今年8月,完成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新网站的设置、重组、更新工作、新网站扩展了内容,更适合学会的动态管理,成为与会员开展广泛交流的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36、由预应力专委会联合主办的 “第六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 学术会议8月11-14日在贵阳召开,本专委会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宣传等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设计施工企业、协会、学会等预应力领域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了相关专题的报告。同时,由本专委会组织的近20篇会议论文均收录在本次会议的论文集中,论文集由《工业建筑》杂志以增刊形式正式出版。
37、2010年8月12-14日,市土木工程学会在上海信安左城酒店举办了第二届“江浙沪三地土木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来自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和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项目。
会议以增进学会了解为导向,达到了加强技术合作;行业热点讨论,集聚发展思路;技术成果展示,促进三地交流;技术管理交流,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学会孙羹尧副秘书长及江浙沪土木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领导分别致辞,学会工程结构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亚明“隔振(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通过本次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江浙沪三地学会的全方位交流,共享三地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管理成果,探讨发展新思路,为后世博和世博后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发展,作出我们三地土木工程人的努力。
38、学会计算机专委会于8月13日至14日在崇明东滩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十二五”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战略发展研讨会。来自上海各大主要建筑设计单位和高校的专家、设计大师、学者近30人参与了研讨。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李承铭博士主持了会议。计算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王国俭副总工围绕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王总在分析目前设计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十二五”设计行业信息化研究目标与任务的设想。
39、8月31日,由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联合主办的2010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暨城市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研究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为期两天,360多名业内人士相聚一堂,共探水业热点问题。本次会议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项目。
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探讨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低碳排水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新要求。本次论坛设置了“低碳排水系统与排水管网”、“污泥适用技术案例分析”、“污泥适用技术案例分析”、“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五个单元。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城投副总经理顾金山、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汤伟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同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周琪教授等3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40、9月2日下午,学会启动《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发展研究》项目。学会为进一步发挥科技社团的作用,推动学科、产业(行业)技术与市政建设的发展,在市科协的领导与支持下,依托十一五期间上海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的技术研究成果,旨在开展十二五期间上海隧道与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来自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同济大学、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等相关单位的近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41、2010年9月7日学会参与的“上海市分布式供能和新能源技术研讨会”,假座上海市节能协会于举行,60余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上就2010年对市内已投运的分布式供能项目的后评估情况进行了通报。
42、学会于9月8日下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咨询工作会议,来自城建设计院、市政设计总院、上铁院、地铁维保中心、同济大学及两位民营企业的老总等10余名咨询工作专家及部分咨询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学会秘书长傅德明高工主持会议。
43、全年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给排水专委会、材料专委会、燃气专委会、铁道工程专委会、道路与交通专委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委会、计算机专委会等分别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对今年工作进行布置落实。
44、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召开“工程现场可视化监测技术发展”学术报告会9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时,在同济大学岩土楼201报告厅,特邀请日本神户大学教授、OSV研究会会长Akutagawa教授作“工程现场可视化监测技术发展”的学术报告。上海地下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近70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学会理事同济大学研究生院黄宏伟副院长主持会议。
45、9月16日至17日,由市土木工程学会与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组成的联合机构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承办的第一届国际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国际会议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被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八届学会年会项目。
来自中国、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奥地利、美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瑞士、丹麦、波兰、伊朗、伊拉克、埃及、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菲律宾、塞尔维亚等22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由英国杜伦大学David G. Toll博士和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联合出任会议主席,同济大学副校长董琦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46、9月24日中秋佳节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桥梁结构和抗震专家、学会资深老会员范立础院士与上海市地震局王绍博副局长、共同做客上海世博会公众参与馆,参与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畅谈城市建设与多灾害防治两者的关系。学会项海帆院士、林元培院士也应邀参与了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的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活动,并就各自的专业,对公众作了演讲。
47、2010年10月10日至12日,由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ISSMGE)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CISMGE)、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主办,同济大学和日本山口大学联合承办,上海港湾集团协办的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IS-Shanghai 2010)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胜利召开。本次会议被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项目。会议共收到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422篇论文摘要和246篇论文全文,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和遴选,SCI检索源期刊《Geotechnique》主题刊(themed issue)收录论文18篇,SCI检索源期刊《Granular Matter》特刊(special issue)收录论文9篇,国际英文期刊《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收录论文2篇。会议论文集(上下卷)由荷兰CRC Press公司出版,蒋明镜教授、刘芳博士、Malcolm Bolton教授为论文集主编,共收录会议论文174篇。180余名代表出席。
48、2010年10月15日下午和11月15日上午在同济大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协办了第五届“孙钧讲座”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盛、日本德岛大学和同济大学顾问教授Akitoshi Mochizuki等出席开幕式。国际期刊主编Felix Darve教授作“Failure in geomechanics:some modern views”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教授作“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和三峡水库库底的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的学术报告。共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同济大学200多名师生参加了大会。
49、市土木工程学会于10月18日、19日分别组织1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哥德堡市和上海市缔结姐妹城市24周年的纪念活动。本次活动由瑞典哥德堡市政府主办,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协办。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与哥德堡市市长出席会议并致辞。活动期间我会参会人员分别参加了 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内举办的二场主题研讨会,内容涉及环境保护和环境的未来发展解决方案等。会议对城市公共安全、节能减排、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等展开了研讨。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常务理事贺鸿珠博导参加了相关活动。
50、10月26日,在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举行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交流会,邀请《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主要编制人进行讲解,参加会议的有市水务局、计划用水办、机电设计院、地产集团、现代集团、园林设计院、宝钢设计院、邮电设计院、浚源设计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单位的60余名专业人士,会上还就世博会美国馆的屋面雨水利用进行了介绍,大家共同探讨了加强雨水利用、减少雨水径流,降低排水管道和泵站建设投资,实现节能减排的经验,从而减少由于雨水排放而带来的面源污染,便于行业相关人员把握低碳绿色经济的脉搏。
51、11月5日下午召开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专委会主任委员范庆国博士主持会议。建设部原总工程师许溶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到会祝贺。建设部原总工程师许溶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共同为新专委会进行了揭牌,秘书长傅德明对专委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聘书。专委会领导对委员们颁发了聘书。
52、11月8日至12日,国际薄壳和空间结构学会(IASS)2010学术年会在上海新锦江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同济大学、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承办。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其林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国际薄壳及空间结构学会(IASS)主席John F.Abel出席并致辞。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列入中国工博会上海科技论坛项目。
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其中境外280余人。交流近年来空间结构领域中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开设了上海世博场馆专题。会议共征集论文300余篇,其中250篇来自国外30个国家。
53、2010年11月11~12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201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第二十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华纳时尚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列入中国工博会上海科技论坛项目。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应名洪董事长致欢迎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秦云、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刘建航,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谭庆链等领导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各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设计、施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250余人参加了大会。本次论坛、专题研讨、集中了“十一”五项目的研究成果。论坛收录论文130余篇,以增刊形式发表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其中上海商报在工博会期间对我会工博会项目进行了整版报道,新闻晚报、天天科技等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
54、11月12日-14日学会举办、促新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土木工程材料与施工技术、设备展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同期举办了学术研讨会,50人出席。
55、12月2日,给排水专委会组织50多个给排水设计人员参观了白龙港污水厂。大家先听取污水和污泥项目设计者的介绍,然后分别顺流程对预处理、一级处理、生物处理、污泥处理进行了参观。通过参观了解了集约化一体化模块化的全新设计理念,对池上池下整体化的全厂机动巡检思路有了新的体验,对8座雄伟壮观的蛋型消化池赞叹不已,对全国率先建成的大型干化系统有了更新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6、12月9日在科学会堂1207室召开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与上海绿色建筑学会联合举办2010土木工程绿色建材年会,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会议,绿色建筑学会理事长吴之光致辞。会议围绕绿色建筑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
57、12月11日在上海交大木兰楼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道路工程专委会主办的道路工程学术年会,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参加会议并致辞。本次学术年会以“道路与交通工程技术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共收到论文73篇,录用论文58篇;并已编篆出版了《2010年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道路与交通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同时,录用论文将出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5月刊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3月增刊。共有20多家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参加研讨。学术年会设1个特邀嘉宾专题报告、27篇论文交流报告。
58、12月15日(星期三)下午1:30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由学会桥梁专委会举办“公路体外预应力砼桥梁设计”讲座报告会。特邀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李国平教授主讲。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
59、12月17日,在上海科学会堂902室举办第三届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市土木工程学会联络员、秘书座谈会,会议由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会议介绍了学会2010年工作概况,提出2011年工作预算, 联络员与秘书交流了工作体会与心得,并向学会提出建言献策,会议提出了学会联络员与秘书要在搭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发展学会会员,不断增强学会新鲜血液方面有所建树。30余名联络员秘书出席。
60、2010年12月21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参与2010城促会后世博上海城市与交通发展的思考论坛,20余名会员参会。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在会上作了上海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的主题报告。
秘书长傅德明详细介绍了上海地铁运营的现状、上海地铁工程建设的回顾、上海地铁工程建设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上海地铁的发展、建设和未来作了详细的论述。
61、2010年12月22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在上海市科协学会党建工作会议上畅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自2008年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来的工作业绩及体会。
他指出:学会党建工作是学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科技社团中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一项新举措和新探索。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于2008年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改选同步成立了学会党的工作小组。二年来,学会党的工作小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在学术交流、开展多层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取得一些成绩,每年的各类学术、培训、科技节活动、参加科协学术年会项目、参与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等总计达60余项。学会的工作与党的工作小组的设立呈正相关发展。
62、12月24日(星期五)下午1:30由协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17楼会议室。举办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专题讲座报告会。讲座特邀该规范的主要编写人之一、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李建中教授主讲。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
63、学会于2010年12月28日下午1:30 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召开“城市发展——地下交通工程技术与工程安全”研讨会。本次会议列入上海科技论坛项目。
会议由学会秘书长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顾问傅德明总工主持,国际隧道协会副主席、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白云教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城建集团周文波总工,学会常务理事、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地下工程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隧道公司杨国祥总工,地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上海隧道轨道轨交院曹文宏总工参会。
会议围绕地铁工程、地下道路工程与城市发展;国内外地下交通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地下工程安全和风险控制等议题展开研讨。重点介绍上海地下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上海地铁和越江隧道规划设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64、12月底,学会召开十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学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学会工作计划。
65、年内学会推荐的詹天佑奖项目9项均已经获得入选工程、这些入选项目在设计、施工、科研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很高的科技含量,在同类工程建设中具有领先水平。
66、年内学会完成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百年百项工程推荐工作,学会目前共有11个单位推荐了19个项目,其中包括东方明珠、地铁一号线、世博会主题馆、钓鱼台国宾馆、上海光源(SSRF)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体育场、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里河体育场、世博中心、长江桥隧、共和新路高架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工程、打浦桥隧道等。
共有11个单位推荐了19个项目,其中包括东方明珠、地铁一号线、世博会主题馆、钓鱼台国宾馆、上海光源(SSRF)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体育场、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里河体育场、世博中心、长江桥隧、共和新路高架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工程、打浦桥隧道等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