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五建集团第八工程公司承建的万航渡后路拆落地工程是2011年上海市五大拆落地工程之一,也是普陀区重大实事工程。经过全体参建人员9个多月连续奋战,克服了场地小、环境复杂、设计变更频繁等困难,于日前一次通过了竣工验收,得到了区有关领导和业主的好评。
换位思考解民忧
万航渡后路93~99号(单号)住宅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阳台、煤卫共用,加上房屋结构严重老化、上下水管道堵塞、下雨严重积水等“硬伤”,居民为此烦恼不已。
群众利益无小事。工程紧邻居民区施工,但桩基施工时必须24小时连续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可这样一来,光噪、声噪、粉尘和震动就影响了居民生活。为此,项目部在有限办公场所内挤出了一间做“群众接待室”,对有诉求的居民总是耐心接待、释疑。
项目部主动向居民告之阶段性施工进度、施工内容和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引入进口机械,降低机械噪音,在午休、晚上入睡前采取调整施工作业时间段和放缓施工进度等措施。
小区居民大多数都是老年人,项目部管理人员进出现场凡是碰到他们,总是热心地迎上去问一问、扶一扶,不经意地细小言行和真心对待,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优化方案保进度
万航渡路拆落地工程建筑总面积仅2500平方米,工程小,难度高,开挖深度1.4米~3.6米,正在运行中的地铁11号线隧道从基坑下方穿越。
土层差,再加上原建筑物下部残留障碍物较多,同一位置甚至有3根废弃桩基。项目部积极协调设计、监理等单位,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先后清除了107根废弃桩基,确保了桩基施工进度节点。
项目部不断优化基坑开挖计划方案,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边开挖、边监控,确保轨道交通11号线的安全运行;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前,项目部专门制定了蓄车方案,并增派人手加强疏导和道路保洁,使原本20多小时的浇筑任务缩短了近一半时间。
螺蛳壳里做道场
工程位于长宁区与普陀区交汇处,西侧毗邻曹杨路桥,东侧紧靠6层居民住宅楼,南侧为万航渡后路,北侧距苏州河防汛墙仅0.5米。施工现场除了红线内建筑物外,几乎无材料堆放之处,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
项目部严格按施工预算做好材料进场计划,做到日进日清,现场基本无多余材料和周转设备材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后,施工必须的垂直运输机械如塔吊、人货电梯根本无法安装,项目部以井架加汽车吊解决了材料垂直运输。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