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污水治理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东段输送干管)SST2.4标工地现场,上海城建市政集团的技术人员正根据操控室显示屏上的数据进行顶管施工控制。据介绍,该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把顶管施工、人员定位、质量管理和物资管理等通过物联网整合到一个智能数字化系统中,提升工程建设的数字化智能管理水平。
在施工现场,与之前人员进出施工现场需要取下安全帽在闸机前“潇洒一挥”相比,现在进出现场已经改良进入“ETC”模式,更加方便快捷。不仅如此,在设备物资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较大深化改进。比如在顶进管材和掘进机头上同时安装数据芯片,实时信息及时传输回控制室,所有信息都可以在后台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反馈动态信息,实现对管节渗漏、碎裂,轴线偏差和地面沉降的即时控制。
白龙港2.4标工程采用国内最大直径4000mm高精度F型钢筋混凝土管顶进。上海城建市政集团水泥制管厂突破传统生产,自主研发管材生产设备,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目前已经生产管材6679节,累计16697米。
近几年,随着地区的不断发展、中线西段的实施、白龙港片区的污水量逐年上升,中线的设计规模为172.1万m3/d,2007年1~7月平均流量已达170万m3/d,其中7月份平均流量高达197.7万m3/d,污水量将超过中线的输送能力,南线污水再进入中线输送,影响整个白龙港片区污水的处理。此外,输送吴闵外排和六支流的南支线过江管已超过其设计输送能力,导致雨季合流污水放江,严重污染了黄浦江的水质。为此,续建和完善南线输送干线,即进行南线东段输送干线和过江管建设。
资料显示,白龙港2.4标工程项目是上海“十二五”期间投资规划最大的市重点工程。主要解决上海中心城区的南部地区——浦西黄浦、卢湾/徐汇和吴闵地区的合流污水,以及浦东新区赵家沟以南、川杨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出路。它与石洞口和竹园片区一起,构成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总体格局,有助改善黄浦江水质和保护上海水环境。该工程也称为白龙港片区输送干管中线总管的南线东段输送完善工程,由于白龙港中线总管的南线西段已建成,并形成了一个C字型,南线东段输送工程的完成将会补上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