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木 工 程 简 讯
2014年2月28日129期
学会召开十一届二次理事会总结、布局工作
学会于2014年2月12日下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十一届二次理事会。50余名理事出席。会议由应名洪理事长主持,秘书长傅德明对学会2013年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2014年学会工作的要点。会议讨论通过了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讨论了新一届专业委员会如何加强建设的相关议题、对学会技术咨询和科技评价工作的开展及对其他相关工作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指出:2013年,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落实“十二五”规划。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及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以学会换届选举与六十周年庆典为主线,以学术活动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依托,弘扬与传承学会优良传统,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学会的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学会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要点。
全年开展各类活动、学术交流计108项。其中,学术活动41项,涉外交流学术活动7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085/人次,其中参加涉外学术活动1230/人次。完成科技节项目6项、参与人数300余人,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一项,完成桥梁学科发展报告1项。接受上海市科科技评价资格的答辩验收,完成咨询项目4项,完成科技评价项目42项,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2个,完成三星级学会的复查并继续取得荣誉,继续获得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二名专家被评为科技节先进个人。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学会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继续发展。
理事们对学会2013年总结与2014年计划展开了讨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会在新的一年如何搞好工作,提高活力纷纷建言。会议指出,学会要继续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其中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尤为重要,王以中副理事长介绍了燃气专委会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指出加强专委会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陈以一副理事长介绍了国外英美国家在学会工作的经验,其中包括多多发展学生会员,使学生们在踏上社会之前,能在学会的平台得到锻炼与学习,增加社会活动的经验与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汤伟副理事长在会上指出;企业的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这方面学会是否能做些尝试,这也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上海具有先进基础建设的技术与经验,如何将这些技术与经验推广到全国,更好的面向全国,乃至国外,希望学会在这方面有所探索与建树,做好推手。黄宏伟理事指出,同济大学100年庆,学会是否可以利用平台,积极联合,资源共享,共同搞好一些学术活动。许丽萍理事指出,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变得尤为重要,希望学会在网站上多多将各专委会的活动与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先进经验上传,让大家分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建筑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我们要抓住热点,互相学习与借鉴,而政府职能的转移,更为学会提供了空间,是否考虑申请一些软课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完成,为上海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应名洪理事长在会上指出:2013年学会很好的完成了换届选举与六十周年庆典,新的理事会在新的一年要有所作为,其中专委会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犹如学会工作的基石,我们要加强管理,发挥作用,引进考核机制,我们要紧紧依靠14个专委会,把学会工作做大做强,通过考核,表彰先进,推动后进,不断提高学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学会这一特殊的社会团体,促进我们团体会员单位在学术建设、四新技术推广与使用、社会上承载更好的管理职能方面做出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社会影响力。要继续做好为会员服务工作,把广大会员的需要作为学会工作的需要来抓;在具体实施中要抓住热点和难点,提高会员单位学术活动的参与度;要利用学会的优势,开展一些培训,普及提高工程师、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与会员间的交流;我们要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加强对会员的指导,进一步发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在上海城市建设技术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傅德明秘书长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条例、如何加强专委会管理以及学会在咨询工作与科技评价评价工作上的着力点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学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天召开了工作会议。学习上海市科协党委工作要点并布局了学会党建工作思路。
(亦敏)
学会联合召开“隧道中国2013”
为推进我国隧道工程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国际隧道工程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决策者会议策划集团联合主办的“隧道中国2013”于2013年12月5-6日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召开。
本届大会以“关注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荷兰、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各省市隧道及地下工程行业的专家、学者及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共同探讨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行业的设计、施工、监管、材料以及前沿发展技术。
会议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并致辞。学会老副理事长、中科院孙钧院士、学会副理事长周文波副总裁、原国际隧协副主席、学会原副理事长白云教授等均出席会议并做了演讲,三位新老领导,资深专家分别围绕《港珠澳大回淤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结构处理的思考》、《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技术综述》和《中国-尼泊尔-印度跨喜马拉雅铁路通道研究》等做了精彩的演讲,其内容涵盖了隧道地下工程的最新技术以及隧道工程国际化运作的中国梦,构筑了地下工程合作,运行的美好蓝图。
上海市政总院的俞明健总工、福建源光亚明电器有限公司的许志刚总裁、中铁十六局吴暄鹏副总工、中铁隧道设备制造公司李建斌董事长、荷兰特瑞堡工程系统公司Andre de Graaf经理、中铁建重工集团程永亮副总经理、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馈常务副主任、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代敬辉总工、上海隧道院杨志豪分院长、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杜闯东总工、上海隧道公司钱江隧道工程部万波总工、上海城建设计院张中杰总助、同济大学地下系副主任谢雄耀教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隧道公司吴惠明副总工、日本株式会社地盘环境研究所桥本 正所长以及全智聚能、武汉武力等资深专家、学者就《盾构设计制造和工程地质的适应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新领域的应用》、《典型地质的盾构适应性设计》、《天津直径线铁路隧道盾构施工》、《天津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技术》、《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设计》、《高速铁路特长水下隧道施工技术》、《钱江隧道工程技术》、《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城市地下道路工程技术综述》、《基于BIM城市隧道工程结构安全及预警技术》、《无覆土盾构施工(GPST)新技术》、《日本地下道路工程技术》以及隧道工程材料、灯光的配置等相关命题进行了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的演讲。内容囊括了上海、广、深、澳、天津、南京、杭州、西安、重庆、成都、武汉等地的地下工程施工、设计等,触角延伸至西藏、尼泊尔、印度、日本大阪、东京等范围。孙钧院士仔细聆听了演讲,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指出如此精彩的演讲与宝贵的经验,不是在学校课堂里能取得的,建议以后就某些课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与培训,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大家共享。资深地下工程王振信专家也出席了会议。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议结束致辞中指出,技术无国界,应该全人类共享,我们学会在此过程中,始终会做好推手,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使中国梦的实现变为一种可能。隧道网做了全场直播。
(亦敏)
学会开展对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支护系统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这一科技成果的评价
2013年11月15日上午,在上海市政总院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了《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支护系统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验收及科技评价会。出席评审的专家有上海捷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裴捷总经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上海隧道公司项目公司王吉云总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张孟喜教授、上海市政总院周质炎副总工、学会科技评价小组成员及项目组人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地下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得基坑工程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市政总
院的专家,几年来根据工程需要做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南京南站绕城公路地道工程实践,研究出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支护系统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这一科技成果。
与会专家事先审阅了课题研究报告和技术资料,并听取了课题组刘发前博士的汇报及王士林副院长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理论依据充分,并有实际工程作为依托,达到了课题计划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考核指标;课题组通过对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支护系统在国内应用的若干案例,分析了该支护系统型式和构件连接方式。提出了适用于该支护系统的简化计算方法,形成了可以利用成熟的基坑计算软件简化设计方法;提出了预应力条件下支护系统的刚度计算方法,提出了该支护系统在构造上的优化措施,为该支护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其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南京南站绕城公路地道工程等工程,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申请了多项专利。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国家绿色、环保、节能的基本国策;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与评价。
专家们进一步指出。上海市政总院的专家学者,顺应工程需要研制的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内支撑系统是一种完全利用型钢拼装而成的支撑体系,它完全可在现场拼装或在工地堆场部分拼装,在基坑内完成,对加快工程进度尤其可取,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原则,对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意义。专家们建议:要在进一步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完善节点和构造措施,同时,希望学会能在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多多给力,进一步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亦敏)
学会组织《大跨度独塔组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科技评价会
2013年12月9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由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大跨度独塔组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科技评价会。
同济大学李建中教授、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刘小方教高、同济大学市政设计院黄士栢教授、上海市政工程规划研究总院张彭涛副院长、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彭俊教高等五位专家出席评审。出席会议的还有项目组的负责人上海市政总院、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的专家学者共计20余人。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们从2011年开始立项,以巢湖市跨湖光路巢湖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对大跨度独塔组合梁斜拉桥设计、双箱槽型断面组合梁斜拉桥桥面结构关键技术、大跨度独塔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双箱槽型主梁斜拉桥抗风性能、驳船撞击动力荷载模型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其后发表论文8篇,已申请专利5项,依托的工程背景--巢湖大桥主跨300m,其建成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独塔组合梁斜拉桥。
会议审阅了项目研究报告和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讨论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供的科技成果资料齐全,完成了科研项目建议书的内容要求和技术指标,符合评审验收要求。项目以巢湖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独塔组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有首次将钢阻尼器作为特大斜拉桥纵横向减震耗能装置,创新性地提出了给定剪断力的固定支座和钢阻尼器的组合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大跨桥梁动静力需求的矛盾。提出了新型双箱槽型断面组合梁桥梁断面形式、结合梁-混凝土梁混合接头新型构造。围绕新型的断面形式和混合接头构造,提出了考虑焊钉与混凝土组合作用的焊钉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桥面板有效宽度系数的非线性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覆冰斜拉索气动特性试验,结合数值计算研究了覆冰斜拉索的气动特性。提出了一种低等级航道上大跨斜拉桥的防船撞设施,并提出了驳船船撞力静力简化计算公式。项目解决了大跨度独塔组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的难题,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巢湖大桥的设计,并对同类型桥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固定支座和钢阻尼器的组合体系形式、防船撞设施的构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实现了预期目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设计方案具有经济效益高、施工简便以及易于维修的优点,推广价值高的优点。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指出,上海市政总院的专家与高校的学者,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巢湖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对大跨度独塔组合梁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国内外领先的桥梁设计的系统设计方案,对防震减灾,提高桥梁的安全性、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积极创新意义,值得推广与学习。作为学会,一定会在积极推广四新方面着力做好工作,认真开展评价,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学会的积极作用。
(亦敏)
学会开展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学会于12月12日下午,在上海金门大酒店召开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座谈、联谊会议。来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部分秘书、联络员、会员近20人出席。本次活动,围绕改进作风,服务基层的主题。
会议通报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年内工作概况指出:2013年,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及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以学会换届选举与六十周年庆典为主线,以学术活动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依托,弘扬与传承学会优良传统,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学会的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学会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要点。
全年共开展各类活动、学术交流共计108项。其中,学术活动41项目,涉外交流合作活动7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085/人次,其中参加涉外活动1230/人次。完成科技节项目7项、参与人数300余人,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一项,完成桥梁学科发展报告1项,接受上海市科科技评价资格的答辩验收,完成咨询项目4项,完成科技评价项目42余项,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2个,发展个人会员450名,完成三星级学会的复查并继续取得荣誉,继续被评为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二名专家被评为科技节先进个人。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
会议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联络员、秘书及广大会员的努力是分不开,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席间,大家围绕主题开展座谈。
会员们指出,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在2013年成功完成了换届选举与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影响力与凝聚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所谓改进作风,服务基层主题的理解是,希望学会能够更多的承接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为会员单位的服务方面,除了传统的学术活动以外,能在经济建设、资格认证、科技评奖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认可,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团体会员单位,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与支持。
会后,会员们积极参加卡拉ok等联谊活动,互换名片,各自交流本单位的情况,表示会后仍会继续对学会加强会员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和要求,紧紧团结在学会周围,为建设现代科技社团做出努力。会议对上海市科协的微信平台进行了宣传,请各位参会人员宣传并参与此项工作,做到关注科协、热爱科协、与科协同发展。
会议对年内评比出的四个先进专业委员会和83名学会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结合各项学术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会费缴纳,参加、组织活动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亦敏)
学会组织对钢支撑轴力智能补偿系统
的验收评价
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高速发展,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基坑支护的轴力监测问题在许多国家基础建设中都存在,并得到高度重视,日本、德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很早就在这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上海宏信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盾安重工一起开展了对这一技术研究并成功研制了钢支撑轴力智能补偿系统。2013年12月20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了对钢支撑轴力智能补偿系统验收科技评价会。出席评审会的专家有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彭少杰、上海隧道公司技术中心石元奇副总工、上海申松轨道交通发展公司副总工温玉君、上海建工一建项目总工韩炜斌、上海建工七建项目总工陆陈华。出席会议的还有研制组成员上海宏信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张茂松总工及盾安重工陈卫总经理、盾安重工机械制造院魏垂永院长、苏州地铁4号线项目组专家等共计十余人。
专家们审阅了项目研究报告,听取了项目组张茂松总工的ppt汇报,会议展开了讨论与答辩。
会议指出:钢支撑在我国使用以来,多次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业主的资产造成严重损坏和伤亡等问题。钢支撑轴力补偿系统方案采用仿真与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结合基础深基坑施工要求,建立相应的动态计算模型;通过对国内外的钢支撑轴力补偿技术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分析基坑施工过程轴力与支护体系之间的位移变化关系,建立新型的动态智能管理模型,分析基坑土体压力造成事故的影响;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压变化进行监视、分析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对比,通过各种方案综合比较确定合理的轴力补偿方案进行试制轴力补偿系统来实现轴力的实时补偿。轴力实时补偿对应土体压变化,极大的减少基坑位移的影响,系统通过各单元元件冗余进行原件的故障进行控制,降低了因系统故障而影响整体安全的事故因素。通过自主设计的随动自锁油缸,保证在系统全部瘫痪的前题下依然能保证基坑不会失稳。通过集成通信模块对系统数据进行压缩传输到网络,使整个系统信息实现实时传输与远程控制功能,降低了人成本与数据传输的滞后性,让施工更准确更轻松更安全的全新施工方法。
经过认真讨论,形成验收科技评价意见指出:1、该项目研究结合深基坑工程钢支撑施工实践,针对钢支撑轴力损失引起的围护墙变形缺陷,采用智能补偿控制保持液压油缸压力的先进技术,经设计计算、建模、仿真、测试,形成样机,并在基坑工程中得到应用。研究内容全面、技术路线正确。2、项目创新采用了冗余电源、冗余CPU、冗余液压系统、随动自锁专业无故障设计方案,形成安全可靠的样机;提出了以秒为单位的轴力扫描周期,以克为单位的轴力计算采样,有效提高了支撑轴力监测的精度;采用智能检测系统,当检测数据发生正常情况时在设定范围内可自动补偿,发生特殊情况以短信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系统具有远程查看功能及视频功能,所有数据为实时共享。3、该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苏州地铁4号线观前街站和1号线联络通道基坑支护系统中,系统各种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起到了监测、数据传输、实时补偿、实时通讯、实时管理功能,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安全稳定。技术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建议: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使用成本,以利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傅德明秘书长最后指出,作为学会,理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运用中有所作为,在我国地下工程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与推广新技术与新产品,使四新技术得以在经济建设中直接发挥作用,以提高工程安全性与管理有效性。使学会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亦敏)
第一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会议于2013年11月16至17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承办,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港湾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全国与软土工程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单位的近250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科学院赖远明院士,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刘千伟总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世鸣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张建民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长滕延京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孔令伟研究员,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卫东总工,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郑刚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大会组委会主席、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黄茂松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土木学会理事李耀良等出席了会议并做了演讲。
本次会议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紧密围绕“软土工程的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的主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对学科发展动态作大会主题报告,展示和交流近年来全国软土工程领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20位学者作了大会邀请报告,28位学者作了分组报告。报告紧密围绕软土强度与变形特性、软土特性测试技术、软土基础工程理论设计与施工、软土地下工程理论设计与施工、软土地区重大工程实践等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33篇,经会议学术委员会推荐的优秀论文被《岩土工程学报》增刊录用97篇,另有部分大会专题报告结集印刷。
(发云 亦敏)
学会桥梁专委会联合举办桥梁先进生产工艺现场参观交流
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上午,由学会桥梁专委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桥梁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市政总院和江阴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承办的法尔胜桥梁缆索生产工艺现场参观及交流活动在江苏省江阴市法尔胜有限公司举行。
为了更好地让桥梁缆索科研设计人员与缆索生产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本次活动特邀法尔胜有限公司吉宏伟副总经理及技术部经理薛花娟进行了讲解,并与参会同行一起分享了国内外大跨度桥梁缆索生产的经验与心得。约30位来自各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设计与科研人员参会。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总投资1600万美元,主厂房由814m×18m,216m×21m二跨组成,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斜拉索和悬索主缆PPWS索股生产安装技术。公司主要产品有:热挤聚乙烯拉索系列,年产20000t;悬索桥主缆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系列,年产40000t;拉索用配套锚具、夹具系列、年产200万孔。以上三大系列产品都通过江苏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其中“热挤聚乙烯拉索产品”、“悬索桥主缆索股产品”分别于2000、2001年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被列入重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也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被广泛的应用于润扬长江大桥、上海卢浦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重庆奉节长江大桥、万州长江二桥、山东滨州黄河大桥、山东利津黄河大桥、海口世纪大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苏州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国家及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并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同时具备了国内最大规格及最长长度的生产流水线(814m);拥有世界上超长大拉索生产专业技术(421ф7,762m热挤聚乙烯拉索——上海卢浦大桥),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的高疲劳拉索制作技术(0.45σb,250MPa,250万次疲劳无断丝),掌握了缆索的抗风振、抗雨振以及主缆防护、防腐等高新技术,并填补了国内空白,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缆索生产基地。
本次参观活动,让各位会员对桥梁缆索施工工艺原理和流程有了直接和深刻的认识,从活动中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桥梁缆索的生产技术要求,为工程技术人员在今后的大跨度桥梁缆索设计等实际工程中提供了新的认识。同时,通过桥梁缆索科研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的深入交流,对我国以后的大跨度桥梁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俊杰)
学会桥梁专委会联合举办美国、加拿大钢筋及预应力筋腐蚀监测及防治技术交流会
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下午,由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桥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美国、加拿大钢筋及预应力筋腐蚀监测及防治技术专题交流报告会活动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号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特邀维特防腐技术有限公司(Vector Corrosion Technologies)亚洲区总经理廖海学博士做了专题讲座,近40位来自各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设计与科研人员参与了本次交流。
对于遭氯化物或碳酸盐污染而开裂之混凝土,在局部修补后仍可能因电化学之不协调性,而导致周围之钢筋加速腐蚀的现象。针对此问题,廖海学博士详细介绍了混凝土腐蚀原理、美国联邦公路署桥梁维护指南及电化学防腐、美国混凝土协会(ACI)牺牲阳极保护法、混凝土防腐蚀策略及分类、混凝土牺牲阳极保护法的原理、阴极保护法在既有桥梁维护工程中的应用、牺牲阳极在新建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以及预应力腐蚀监测及防腐等。
在修补区内、外之间,因种种量差因素而导致钢筋之电位不同,在修补区和基体混凝土之接口外围驱使新腐蚀产生,可能加速修补区本身腐蚀,但更常引致修补区外围之混凝土腐蚀恶化。采用牺牲阳极工法进行腐蚀防护与腐蚀控制,系以电化学方式有效保护钢筋,将结构物修补区边缘之新生腐蚀转移至牺牲阳极上,可保护周围钢筋、延长修补区之使用年限,减少修补次数,且有高经济性与高耐久性。
本次交流活动,让各位会员对牺牲阳极法的原理和应用有了直接和深刻的认识,从活动中较为全面地学习了目前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外发达国家在钢筋及预应力筋中的腐蚀监测及主要防治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国内桥梁结构病害的预防和处治水平,为避免今后桥梁钢筋腐蚀病害的重复出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俊杰)
计算机专委会举办“工程建设领域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学术研讨
学会计算机专委会于2013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工程建设领域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来自学会各团体会员单位的设计、科研、技术服务等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研讨会由技术报告会和技术沙龙两部分组成。
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王国俭副总工程师介绍了国外计算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BIM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海易士软件有限公司曹银峰总经理介绍了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与现状和云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上海凯德技术有限公司的张昕博士介绍了工程云计算和存储的安全性技术。
随后举行的技术沙龙中,各与会代表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体会,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对当前计算机在工程应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对明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畅想和建议。
本次研讨会对于科技领先,服务专业,是一次很好的探索,会议得到上海蓝天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公司的支持。
(庆田亦敏))
学会材料专委会召开委员会议总结过去布局未来
学会材料专委会于1月8日下午在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委员会议。学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贺鸿珠博导主持会议,20余位委员们出席。副主任委员樊钧理事对2013年工作作了总结,副主任委员张晏清教授介绍了2014年工作计划,委员们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中,材料专委会遵循学会的宗旨,坚持以学术为主,以会员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行业,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学术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和目标。
其中包括年初召开委员网络会议,布置落实一年工作。5月份举办了上海市脱硫石膏标准宣贯科技沙龙,积极参与上海科技节活动。6月19日参与举办了2013上海宝山区节能宣传周活动—钢渣粉墙体砌块应用的技术研讨会。8月6日举办了快硬性碾压混合料应用与技术标准的科技沙龙,积极参与上海市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项目。协调开展纤维增强脱硫石膏空心大板标准编制,积极组织会员参观IPB2013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粉体加工散料输送展览会。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会六十周年庆典积极推选论文与经典工程,并积极参加六十周年庆典与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配合好学会的换届选举等事项,由此材料专委会获得了2011-2013年度的先进专委会的荣誉。
会议对2014年专委会的六项工作要点进行了讨论。遵循每届专委会必须举办一次学术年会的工作要点,贺鸿珠主任委员在会上充分征求各位委员的意见,对今年的计划逐项进行讨论、增补、充实、落实,对将于2015年召开的材料专委会学术年会的选题、内容等进行了讨论。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初航、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施惠生教授、肖建庄教授、廖欣副教授、城建集团原总工张易谦教高、上海建科院樊钧所长、黄毅明高工、港湾工程设计院王成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黄继红高工、上海公路桥梁集团公司曹亚东总工、上海五冶集团王辉蓉总工以及中国建筑科学院上海分院孙大明总工的代表等纷纷在会上建言。指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前提下,如何将工业建筑材料做到产业化,做好产学研的对接,建设好生态文明,是材料专委会的工作重点,我们要充分利用专委会的平台,使固废利用再生产业化,在需求与利用上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既加强了固废的利用,又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生态环保的内容与范围很广,上海与全国最近出现的雾霾应该说与材料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关联,曾有说,上海到,汽车跳,原因与我们道路的材料与工程有很大的关联,是否能在道路路基材料运用方面做些探索,最近上海市政总院对长寿命沥青路面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建筑工程材料要引入生态材料的概念,要为城市生态建设服务。会议指出,没有真正的废物,所有的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材料专业技术人员要有社会责任,2014年对材料的固废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拓展,此仍是专委会的工作重点,我们材料专业的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总体体量并不大,但是,土木工程所有领域几乎都离不开材料,材料工程的研究在土木工程中是大有可为的。要积极开展新材料与固废材料的研究与探索并开展培训,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
会议确定了2015年材料专委会年会的题目以及专委会今年科技节活动与学术活动项目的选题与相关事项。
(亦敏)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召开委员会议总结与布局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于1月14日下午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委员会议。学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高炜主持会议,20余位委员们出席。主任委员高炜对2013年工作作了总结,并介绍了2014年工作计划,委员们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中,给排水专委会遵循学会的宗旨,坚持以学术为主,以会员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行业,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学术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和目标。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
总结指出,2013年给排水专委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3月26日举办了《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技术改造方案介绍》学术报告会。5月24日举办了《城市面源污染(初期雨水)治理的思考》学术报告会。9月5日举办了《特大型长距离输送管线设计经验交流会》。给排水专委会还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会六十周年庆典积极推选论文与经典工程,并积极参加六十周年庆典与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配合好学会的换届选举等事项,由此给排水专委会获得了2011-2013年度的先进专委会的荣誉。
给排水水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副董事长张辰设计大师、副主任委员张欣总工、副主任委员张善发总工等在会上建言。提出围绕上海市民关心提高饮用水水质、控制水源污染、污水处理、内涝防治、雨水治理等热点问题,从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研讨。由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的市政排水设计国家规范即将颁布,应组织学习宣贯,并积极推进上海已有排水管网的改扩建。结合即将建设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重大工程,推进水源工程的技术进步。
会议讨论确定了2014年给排水专委会开展科技节活动与学术活动项目的选题与相关事项。
(明)
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召开委员会议
大寒季节,凌冽的寒风挡不住地下工程专委会的委员参会的热情。1月21日下午在卢湾体育馆茶楼,近40余位委员与专家参加迎春茶话会,共叙过去,展望未来。刘建航院士、孙钧院士、资深地下工程专家王振信、邵理中、杨我清等出席。
学会常务理事、地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隧道公司朱雁飞总工主持会议并对2013年工作做了总结。指出过去一年,地下工程专委会在完成科技节项目、组织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与国外学者的学习与交流、积极参与学会组织的上海科技论坛的中日地下工程研讨会、组织参与隧道中国2013的研讨会并利用网站积极进行实况报道,组织召开城市地下通道建设技术专题研讨会,会议期间还采取微信这一现代信息工具与参会者进行了互动。积极参与学会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与学会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发展个人会员壮大委员会,在学术活动的开展与科普工作方面均取得了成绩。朱雁飞常务理事还对今年的计划进行阐述。
上海市建交委刘千伟总工介绍了市建交委去年的重大工程,并对新的一年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可行性作了阐述,城市要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是不可或缺的,但其艰难与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包括开发的经费投资,环境评估,典型案例为北横通道的地下空间的开发等,我们要紧紧依靠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技术研发的力量,做好这项有利于改变上海城市交通的大项目。发挥我们地下工程专家的智慧。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高度评价了地下工程专委会在去年在学术活动、科普活动上的建树,指出地下工程专委会是学会层次最高的专委会之一,其中拥有刘建航与孙钧两位院士,还有一些在地下工程中资深的老专家,上海的地下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引领于国内外,其中大长隧道的施工更是走在前列。地下工程专委会要再接再厉,争取在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上有更多的创新。为上海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孙钧与刘建航两位院士纷纷在会上发言,抒发自己在地下工程专委会的工作历程,两位院士都曾经担纲过地下工程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在上海的地下工程建设中作出积极的贡献,为上海的地下工程建设与发展培养举荐了许多优秀人才。不少坐八靠九的老专家都畅谈了自己的体会,表示要不断接受新技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小车不倒只管推的豪迈表达的淋漓精致。
上海桥隧公司副总季倩倩总工、上海隧道设计院副院长曹文宏总工、上海基础公司郑坚副总工、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地下工程分院范益群副总工、上海中达集团公司李福清总工、资深老专家王振信总工、杨国强总工、上海华东设计院戴斌高工等专家纷纷在会上积极进言,为上海地下工程的建设、为新技术的开发,为城市地下工程的管理、为团体会员单位如何利用学会的平台,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整合资源、强强联手,把上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好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利用BIM技术开展创新、拓展,日本专家言,我们引进日本的MGS技术通过两次开发,现在用在垂直旋喷方面已经超过了日本,因此对国外技术还是要进行二次开发,促进技术的进步,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专家们在会上作了精彩的讲述。老专家王振信仍然保持其犀利的风格,指出上海城市道路的拥挤只有依赖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仅是指地铁,还应包括地下道路,但是越来越高昂的造价,无疑是地下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自绝后路,所以,要搞技术创新,降低造价,使北横通道一类的地下工程建设能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我们的地下工程建设的路才能越走越好。
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隧道公司、上海交大、城建集团、上海城建设计院、同济大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与学者。
(亦敏)
消息1、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推荐的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规划交通院蒋应红院长被上海市妇联评为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暨优秀女设计师。
消息2、1月14日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关爱社会,奉献爱心,慈善义演。本次活动是由上海浦东设计院与上海残疾人联合会主办与演出,上海爱乐协会同台献演。学会理事俞辉院长在会上致辞,对该院15年的成长作了简要总结,会议对关爱社会,奉献爱心作了动员。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活动项目计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内容提要 | 日期 | 地点 | 规模 | 形式 | 承办单位 |
1 | 上海科技节 | 重大工程报告会 | 5 | 科协 | 100 | 报告会 | 土木学会 |
2 | 上海科技节 | 重大岩土及地下工程参观 | 5 | 上海 | 30 | 参观交流 | 岩土力学 |
3 | 上海科技节 | 组织重大工程项目现场技术考察和交流 | 5 | 上海 | 50 | 参观交流 | 工程结构 |
4 | 上海科技节 | 2014环博会论坛 | 5-6 | 新国际博览 | 70 | 报告会 | 给排水 |
5 | 上海科技节 | 建设工程技术规程讲座 | 5 | 建科院 | 50 | 讲座 | 材料 |
6 | 上海科技节 | 常规桥梁快速拼装施工设计与施工 | 5-6 | 市政院 | 70 | 讲座 | 桥梁 |
7 | 上海科技节 | 市民燃气科普宣传 | 6 | 上海图书馆 | 100 | 讲座 | 燃气 |
8 | 上海科技节 | 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 6 | 待定 | 30 | 参观交流 | 计算机 |
9 | 上海科技节 | 郑州顶管工程参观 | 5 | 郑州 | 20 | 参观交流 | 地下工程 |
10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孙钧讲座 | 10 | 同济大学 | 200 | 研讨会 | 岩土力学 |
11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2014年江浙沪皖四地土木学会学术交流会 | 10 | 上海 | 100 | 研讨会 | 工程结构 |
12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固废再生利用或住宅产业化 | 10 | 建科院 | 35 | 科技沙龙 | 材料 |
13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设计创新的桥梁设计报告会 | 10 | 市政院 | 100 | 报告会 | 桥梁 |
14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建设部《切断型膜式燃气表》标准的宣贯 | 10 | 科学会堂 | 80 | 讲座 | 燃气 |
15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第十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 | 10 | 上海 | 200 | 研讨会 | 计算机 |
16 | 市科协学术年会 | 盾构新技术应用专题研讨 | 三季度 | 上海 | 100 | 研讨会 | 地下工程 |
17 | 工博会科技论坛 | 桥隧中国2014 | 10 | 上海 | 200 | 研讨会 | 土木学会 |
18 | 第三届国际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大会 | 4 | 上海 | 300 | 研讨会 | 土木学会 | |
19 | 第二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 | 未定 | 上海 | 150 | 研讨会 | 土木学会联办 | |
20 | Geo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4 | 5.26-28 | 上海 | 500 | 研讨会 | 土木学会联办 | |
21 | 国家地基处理设计规范修订技术讲座 | 8 | 科学会堂 | 30 | 讲座 | 岩土力学 | |
22 | 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 | 8 | 云南腾冲 | 150 | 报告会 | 岩土力学协办 | |
23 | 新技术学术交流活动 | 三季度 | 上海 | 50 | 讲座 | 工程结构 | |
24 | 组织重大工程项目现场技术考察和交流 | 四季度 | 上海 | 100 | 技术考察 | 工程结构 | |
25 | 水务规划学术交流 | 3 | 水务规划院 | 50 | 学术交流 | 给排水 | |
26 | 罗泾水厂膜处理工艺参观学习 | 9 | 罗泾水厂 | 50 | 参观交流 | 给排水 | |
27 | 给排水学术交流 | 11 | 同济大学 | 50 | 学术交流 | 给排水 | |
28 | 8 |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 100 | 参观交流 | 材料 | ||
29 |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粉体加工/散料输送展览会(IPB 2014) | 10 |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 100 | 参观交流 | 材料 | |
30 | pMS道路交通资产管理系统专题技术交流会 | 二季度 | 待定 | 50 | 技术讲座 | 道路交通联办 | |
31 | 斜拉索新材料新技术介绍及参观 | 2-3 | 浦江缆索厂 | 50 | 参观考察 | 桥梁 | |
32 | 桥梁新材料新工艺讲座 | 8-9 | 市政院 | 100 | 学术报告 | 桥梁联办 | |
33 | 典型桥梁施工工艺参观 | 9-11 | 工地 | 50 | 参观考察 | 桥梁 | |
34 | 行业内学术交流会 | 下半年 | 上海 | 100 | 学术交流 | 工程改造维护 | |
35 |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离缝跑道成因分析及整治经验交流会 | 一季度 | 待定 | 20 | 技术交流 | 铁道工程 | |
36 | 杭长高速铁路开通观摩及技术总结分析会 | 二季度 | 待定 | 20 | 研讨会 | 铁道工程 | |
37 | 宁启铁路既有线改造综合技术研究 | 三季度 | 待定 | 30 | 研讨会 | 铁道工程 | |
38 | 沪杭铁路94号桥整体抬升施工现场观摩及技术交流 | 四季度 | 待定 | 30 | 座谈研讨 | 铁道工程 | |
39 | 2014年度高级科技人员培训8次 | 3-12 | 上海 | 每次60人 | 讲座培训 | 建造 | |
40 | 参观及考察重大工程项目(江浙沪重大工程4个项目) | 3-12 | 江浙沪 | 40人 | 参观考察 | 建造 | |
41 | 2014年度总工程师科研项目、技术管理研讨 | 每季一次 | 建工 | 40*4 | 交流研讨 | 建造 | |
42 | CTBUH2014世界高层都市建筑第十届全球会议 | 9 | 建工 | 20 | 交流研讨 | 建造 | |
43 | 施工技术交流会 | 10 | 建工 | 30 | 交流研讨 | 建造 | |
44 | 组合结构工程国际论坛 | 4月17-18 | 待定 | 100 | 学术论坛 | 土木学会、计算机联办 | |
45 | 大型公共建筑健康监测技术交流 | 5 | 上海 | 学术交流 | 预应力联办 | ||
46 | 智能控制系统在中国博览会展中心预应力工程中的应用参观 | 待定 | 上海 | 参观交流 | 预应力联办 | ||
47 | 工程设施维护、设施价值管理研讨 | 5 | 上海 | 100 | 学术交流 | 管理联办 | |
48 | 工程管理热点问题研讨会 | 9 | 交通大学 | 100 | 研讨会 | 管理 | |
49 | 智慧现场管理技术方案研讨 | 11 | 同济大学 | 50 | 研讨会 | 管理 |
团体会员简介
亿枰信(上海)合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1)概况
EPC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在混泥土和喷射混泥土中起加固作用的结构性合成纤维的供应商。EPC的革命性产品BarChip纤维被用于混泥土和喷射混泥土加固,以此替代钢筋网和钢纤维。EPC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末,此时结构性合成纤维混泥土和喷射混泥土加固的好处被逐步认可。全球对EPC BarChip合成纤维的需求见证了EPC从一家澳大利亚小公司到一个全球化具有广泛办事处和经销伙伴的企业。EPC有着30多名员工分布在主要的办事区域,这些区域是欧洲,北美,南美,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EPC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董事会进行管理。EPC的核心业务是运用其行业领先的BarChip结构性合成纤维系列在混泥土和喷射混泥土的加固。同传统的钢筋有所不同的是,BarChip建筑合成纤维是:无腐蚀性、增加安全性、操作起来比钢筋更安全轻便、减少碳排放、减少循环周期、减少设备维护、增加耐久性。EPC是一个专注于为其客户提供最高水准的技术和应用支持的公司。其工程、混泥土和塑料专家团队为EPC全世界范围内的客户不断重新定义合成纤维技术的限制,提供无与伦比的性能和可用性。EPC承诺产品的发展为第一。自第一根BarChip以来,EPC已经在产品性能上增加了219%,同时剂量率下降了68%。EPC以其技术和专业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多家全球大型企业和工程专家对此进行了验证和测试。EPC相信,长期合作关系只有通过为客户承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加长远价值才能形成。这一承诺确保BarChip结构性合成纤维性能值得依赖。
2)历史贡献和荣誉
最初集中于澳大利亚矿业,EPC很快建立起了在市场上作为领先技术的结构性BarChip纤维品牌。在短短的几年内,EPC向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业公司提供BarChip纤维进行地面控制,这些公司包括:必和必拓公司(BHP),力拓集团(Rio Tinto),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和纽克雷斯特(Newcrest)。10年内,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地下矿井在喷射混泥土中已经用结构性合成纤维取代了钢筋。例如在矿井行业里,EPC在土建隧道行业中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BarChip合成纤维在国际上的道路,铁路和隧道中,到目前已经建筑了上千公里的主要和二次衬砌。其中重大项目包括:大西洋海底隧道——挪威(海平面250米以下)、新德黑德A3——英国(永久性初次衬砌)、马拉加高速铁路——西班牙(管片衬砌)、赫尔辛基地铁西沿线(22千米隧道,7个地铁站)、魔鬼坡和凯迪克第四内径(加利福利亚40年来第一条公路隧道)
EPC感到自豪的是,同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建筑和工程公司合作,这些企业包括:西班牙安讯能(Acciona),美国梅斯塔公司(Mesta),美国联盛集团旗下的Baulderstone,克鲁斯史密斯(Kruse Smith AS),英国保富集团(Balfour Beatty),挪威建筑企业威德克公司(Veidekke Entreprenor AS),澳大利亚蒂斯(Thiess),唐纳工程公司(Downer Engineering),莫特麦克唐纳(Mott Macdonald)以及更多。
3)当前形势和任务
EPC始终保持在合成纤维技术的最前沿,这一承诺在EPC获得殊荣时已被证实:·入围2012年国际隧道协会隧道中的产品创新奖决赛名单、入围2013年入围2012年国际隧道协会隧道中的产品创新奖决赛名单。自成立以来,EPC在建筑合成纤维加固行业的发展和推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对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发展也起着显著作用:C1550圆形确定性面板测试、欧洲标准EN-14448方板测试、英国混泥土科技报告NO.65、英国标准EN-14889,混泥土纤维,第二章、欧洲规范。
4)奋斗目标、合作意向
同我们一样,众多工程师认为,将来的混泥土加固存在于钢筋的替代品当中。BarChip合成纤维使用安全,无腐蚀,提高了混泥土的可塑性,韧性和裂缝控制能力,增强了防火性能以及最重要的提供了常超耐久性。与领先的行业集团合作,EPC旨在向全球建筑市场灌输结构性合成纤维的优势,正确的设计方法和安全应用的技术。EPC认为,做到这些将在建筑工业中永远地带领着积极改变。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