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8月05日 17:41:58
土木工程简讯
土 木 工 程 简 讯142期2017年5月28日
发布时间:2017-06-12 13:09:29      


土 木 工 程 简 讯2017年5月28日142期

2016年度上海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授奖大会隆重举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做好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准备,学会2016年9月继续开展第二届上海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工作。评选严格依照《上海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经过专业评审组的初评和上海土木工程科技奖励委员会的复评及终评通过,并经网上公示无异议,对最终选出的43项土木科技成果授予上海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其中1等奖6项、2等奖21项、3等奖16项。对在土木工程领域内作出贡献的四位青年才俊,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闫兴非副总工、同济大学周颖研究员、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中华高工、上海建工一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徐磊,授予“上海土木工程科技英才奖”称号。
 2017年4月20日上午9点半,第二届上海土木工程科技奖授奖大会在城建大厦一楼大会堂隆重召开。9点钟左右,获奖嘉宾、颁奖领导、专家、学者在欢快的会前音乐声中,观看了滚动播放的英才事迹与一等奖项目简介的PPT。

出席授奖大会的领导有上海市科委马兴发副主任、市科协王祖范副秘书长、市奖励办刘海峰主任、市科协学术部潘祺部长、市住建委科技信息处罗明廉处长、市住建委科技委办公室主任管伟、市社团局学会管理负责人章震球老师等。市航海学会、公路学会、交通学会的同仁与会祝贺。学会理事长应名洪、申通地铁总裁顾伟华副理事长、隧道股份总裁周文波副理事长、上海市政总院总工张辰副理事长、建科院原院长张燕平副理事长以及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科技奖获得的嘉宾等近200人出席,与会人员每人获得一份印制精美的获奖专辑与上海科技报2017年4月14日的土木工程科技奖的专版报纸。

顾伟华副理事长主持了会议,周文波副理事长代表学会宣读了获奖名单。本次获奖的一等奖项目有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地下空间的网络化互通群体深基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埋深60m级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全浮筑双层中空外壳隔声结构高水准音乐厅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迪士尼工程绿色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UHPG系列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连接材料产品六个项目。

马兴发副主任、王祖范副秘书长、刘海峰主任、学会领导应名洪理事长、副理事长顾伟华、周文波、张燕平、张辰等领导为四位英才及43个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进行了颁奖。现场气氛欢快而热烈,对获奖单位成绩的取得,报以热烈的掌声。所有获奖项目成绩取得,都凝聚了土木工程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血。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闫兴非副总工代表英才奖获得者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上海申通地铁一等奖获得单位代表李文勇畅谈了获奖感言,上海市政总院总师办颜海主任代表单位在大会交流了重视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建设的经验。

应名洪理事长在会上代表学会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是我们学会做好这一工作的动力,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土木工程学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开展土木工程科技奖的评比。也是整个国家科技创新,建设美好家园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推进的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等土木工程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上海土木工程技术水平,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土木工程科技前沿,紧扣上海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结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深层蓄水隧道、地下管廊、装配化建筑等重、大、难工程建设中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和超前研究,切实推进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努力营造支持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促进科学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形成推动土木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市科委马兴发副主任在会上做了讲话,指出1、上海当前在建设科创中心这方面体现了大科学的研究中心在张江的集中,很多项目与我们土木工程也有很大的关联。2、我们要建设一批功能性的平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3、要把创新知识不断完善与集聚,实现更开放的体制与机制。4、要大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走低成本、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他指出: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是一个老的、大的学会。也是上海市科协系统为数不多的五星级学会,有很好的口碑,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上海土木工程科技奖也已经评选了二年,涌现出一大批土木工程的优秀的项目,需要大家再接再厉,为我们上海科技进步奖提供更多的参评项目,起好蓄水池的作用。土木工程学会要走在全市奖励工作的前列,使我们的奖励在荣誉性、权威性上有更好凸显,鼎立推动上海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马兴发副主任最后指出:评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也是另一种检测我们工作的方式,要继续大力扶植与参与土木工程科技奖的工作,同时也是帮助科委推进这一工作。

顾伟华副理事长最后指出,土木工程科技奖的评比是对以往工作的表彰与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推进,土木工程的科技工作者要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本,走在上海土木工程科技创新的前列,推动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从而为建设好中国的生态城市而贡献我们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与智慧。

(亦敏)

学会组织召开学术活动领导小组会议

为贯彻学会十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精神,更好的落实2017年工作计划,学会于3月1日下午在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8会议室召开了学术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周文波副理事长、傅德明秘书长、叶国强副秘书长,地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常务理事朱雁飞、计算机专委会主任委员、常务理事张其林教授、预应力专委会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熊学玉教授、学会理事、燃气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蒋克武、学会理事、工程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平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董事长张建斌、材料专委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委会等近20人参会。会议由学会学术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文波总裁主持。

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在会上对今年开展的学术活动等相关项目进行了阐述。各专业委员会主任汇报了今年开展学术活动的项目计划。其中计算机专委会、燃气专委会均做了补充,桥梁专委会也将最新增补的活动计划发学会。

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纷纷在会上建言献策,对如何开展好学会的学术活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学会秘书长傅德明指出:今年学会面临很多工作,我们要按照制定的计划扎实完成工作,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可以利用学会这个平台与本单位的资源相结合,来丰富完善学术活动载体。

会议肯定了2017年学会及各专委会学术活动项目计划,要求发挥学会优势,创新活动内容。各专业委员会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组织撰写学术论文;组织科研、院校、企业等会员单位开展科普活动。2017年学会要发挥在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中独特的科技作用,逐项落实和实施好计划,在提高学术活动的实效上下功夫。学会近期还将分别召开对外交流与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好,确保全面完成年内计划,不断提升学会服务能力,全面推动学会工作发展。

(崔敉 亦敏)

学会召开2017年度对外交流领导小组会议

为更好的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学会于3月7日上午假座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5会议室召开了2017年度对外交流领导小组会议。

学会副理事长,对外交流领导小组组长,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主持了会议,傅德明秘书长、叶国强副秘书长,学会常务理事、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施骞教授,学会理事、上海城建设计院副院长周良总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宪忠院长、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主任丁文其教授、学会办公室同志等近10人参会。 

陈以一副理事长指出,新春伊始,我们召开对外交流领导小组会议有特别的意义,我们要根据计划进行逐项落实。把对外交流工作落到实处。会议发送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47项学术活动的计划书,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在会上对今年开展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对外交流的活动项目进行通报与解读。与会人员周良理事、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主任丁文其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宪忠院长、常务理事施骞教授等都对今年的对外交流项目进行了补充,经补充,今年的对外交流活动增加四项,共计达到12项。

周良理事在会上提出开展中欧有轨电车方面的研讨会,增补学会的对外交流工作,目前此项会议已经列入议事日程。但关于一带一路,如何与国际接轨,与第三世界的交流等提出了期望与建设性的意见,这一建议,成为了本次对外交流领导小组会议的一个延伸热点,学会提出了与上海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海外资源渠道建设、国内外科技需求挖掘、创业孵化培养、人才和项目甄别和科技评价等方面可以发挥平台作用。陈以一副理事长睿智的指出,同济大学有国际交流学院,其强大的人才资源覆盖80几个国家,是很好的资源,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对接与人才推荐与实习交流,这些留学生也可以作为资源,担当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一带一路方面的经纪人与管理者的角色。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在企业、学校、设计单位中间,开展一些专题研讨与培训,做好对接,这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创新项目,是对学会、企业、学校等单位共赢的一个项目。丁文其教授介绍了一些资源,施骞常务理事介绍了国内山东大学等学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于人才推荐与利用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周良理事表达了强烈的兴趣,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傅德明秘书长、叶国强副秘书长等与会者纷纷在会上建言献策,对如何开展好学会的对外交流工作,与如何搭建平台,做好对外交流的创新项目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陈以一副理事长指出,今天的会议开得非常好,不但增加了对外交流的项目,而且还创新性的发展了学会开展对外交流工作的外延与内涵,提出要召开专题会议,集学会、企业与学校资源之大成,在人才培训、交流与推荐上做出考量与实施,真正使我们的学会工作在创新驱动,人才利用上有大的建树,实实在在的服务好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学会在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中独特的科技作用。

(亦敏)

学会召开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3月27日上午,学会在现代设计大厦15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学会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副理事长、华建集团总工、学会科普工作领导小组高承勇主持了会议,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副秘书长叶国强、学会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船九院副总工瞿革、张欣、李向民、张晖、张晏清、徐亦敏等10余人出席。

高承勇副理事长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普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人们对此有更多的关注和聚焦点,我们要寻找一个切入点,在主动推送科普知识的同时,发挥信息技术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今年科普工作要在受众面上打开新局面,主动面向市民、面向社会,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影响力的科普知识。从而既提高了市民的科学知识,又扩大了我们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真正做好科普工作为社会服务,为提高老百姓的科学素养服务。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介绍了市科协年初科普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指出科普工作在学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学会要加强各专委会对科普工作领导、协调,今年学会汇总的科普项目共有5项,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潜力与资源,继续围绕重点,开展好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普交流活动,提倡专委会与专委会之间的交流互动。

与会者踊跃讨论了学会2017年科普工作项目计划。学会副秘书长叶国强在会上建议要根据现有的三种科普形式挖掘专委会间的科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实现资源的多种利用,如加大学会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提出要加强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做一个品牌使之口口相传、实现共赢。会议根据2017年上海科技节时间节点,与相关专业委员会落实学会参与市科技节的五项科普活动项目。

与会者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并达成共识,围绕今年的活动计划,注意平衡和协调,在科普活动中,要选好主题,全面落实学会在科普领域的工作,策划好学会科普工作交流会议,重点是推动每个专委会有意识的主动加强科普活动。

会议认为,学会在以往的科普活动中,曾经有过很好的建树,其中包括“做中学”、科技馆进校园、与广灵二小的十年科普教育对接,对复旦附中的学生进行地下工程知识的普及与讲座、完成桥梁ABC的手册编著,完成市科协交办的STEM项目的出题200题等。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会议最后指出,科学普及是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要在此项工作中有所作为,要紧紧围绕创新引领、共享发展的主题,诠释万众创新,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理念,继续做好科普工作,突出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工作,培育科普活动品牌,充分利用资源,策划好科普交流大会,在科普工作中创出新特色,寻求新突破。

(崔敉  亦敏)

2017(第六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成功召开

2017(第六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5月25日在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胜利开幕。大会为期两天,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大会列入上海科技论坛项目。

本届大会以“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为主题,以战略思维来考量桥梁隧道工程与技术发展重点以及工程信息化创新成果,坚持“创新引领、建养并重”,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深入交流与广泛探讨,切实推进路桥隧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进一步为桥隧行业的工程技术发展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大会开幕式由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学会理事长应名洪、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作开幕致辞。应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点议题,巨量的道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工程的难点需要我们去攻克。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发展最快的两个技术领域。近十年来,我国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通过学习、实践、创新、超越,发展日新月异,一大批桥隧关键技术得到突破、核心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本届大会将继续突出学术性、专业性和国际性,强化本届大会学术交流成果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开幕致辞之后,学会前副理事长孙钧院士作了《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中的若干创新与相关基础设施信息化》的主题演讲,寄语与会代表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大会共组织了五十余个专题演讲和一个圆桌会议,研讨交流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和运维全过程中,推广应用互联网、物联网、BIM、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来自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及中国近20个省市的桥隧工程界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积极探讨交流和共享工程设计、施工、管养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展望工程技术发展远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作《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创新与实践》主题报告,介绍了标志我国桥隧建造技术新高度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其中沉管段工程的规模和难度为世界之最。国际桥梁协会副主席葛耀君教授、国际隧道协会副主席严金秀女士等共襄呈献的圆桌讨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的方向与未来》,开拓了与会代表的视野与思路。日本大林公司高级顾问Makoto Kanai先生作《桥隧建设中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演讲,德国海瑞克亚洲总部有限公司工程部总经理Duhme Ruben先生作《复杂地质条件中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新进展》报告,以国际的眼光、全方位的视角,对道路、桥隧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多位资深专家学者共襄盛会。学会副秘书长叶国强,前副理事长白云、理事孙利民、运维专委会副主任谢雄耀等分别主持了主、分论坛的学术讨论。朱合华常务理事、马骉常务理事、周良理事、孙利民理事、杨国伟委员等作了《智慧地铁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宁波梅山春晓大桥》、《装配式桥梁技术实践与探讨》、《桥梁健康监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探索》、《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信息化集成——基于BIM,超越BIM》的专题演讲,精彩纷呈。

大会同期举办2017中国国际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装备展,为国内外业内人士展示了路桥隧领域的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本次会议由学会团体会员单位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承办。

(李雪 亦敏 德明)

学会与上海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开展会商

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2016年与市科协国交中心签订了上海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科技社团“伙伴计划”合作意向书。2017年3月3日下午,上海市科协国交中心蔡梦瑤老师与中国(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王培栋与安吉一行三人,来学会进行会商。

会商谈到,2016年是中国(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总部空间落成并建设开局之年,各项业务及工作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一年来,在上海市科协、浦东新区科经委及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下,离岸基地建设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王培栋老师介绍说,目前,离岸基地总部空间共吸纳海外优质创业项目12个,行业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离岸基地签约海外合作机构、团体25家,其中包括12家上海市科技社团,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也是其中一家。非常希望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能参与合作,在海外资源渠道建设、国内外科技需求挖掘、创业孵化培养、人才和项目甄别和科技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傅德明秘书长介绍了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相关情况,其中包括学会资源、会员人数、团体会员、学术活动的开展、科技评价的开展等。

双方对加强创业服务领域合作、推动创业资源对接、商讨共同举办产业论坛或行业峰会等相关议题展开了讨论与互动。

双方表示,要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在这一创新项目的培育与实施过程中,尽力而为,为这一创新项目的实施与实现做出探索与努力。

(亦敏)

学会运营与维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

学会运营与维护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5月23日上午假座上海城建大厦一楼多功能厅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学会、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嘉宾及会员代表共计170余人。

傅德明秘书长代表学会宣读了学会常务理事会关于同意成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运营与维护专业委员会的决议。学会理事长应名洪、隧道股份总裁周文波,共同为运维专委会成立揭牌。

根据学会专委会成立选举的原则,经过审议、选举等环节,大会选举产生了35名专委会委员及专委会领导班子。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戴振宇董事长任专委会主任委员,学会理事、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王如路常务副总经理、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务分公司周亮总经理、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运管中心丁炜主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副院长、上海浦东新区东宝市政实业有限公司居朝荣总经理、上海仪电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林雪峰副总经理等6人任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张颖君副总经理任秘书长。

会上,新任专委会主任委员戴振宇阐述了专委会未来四年总体工作设想:围绕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维护需求,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委员会服务功能;拓展科普传播渠道,积极参与学会各项工作。会议还通过了运维专委会工作条例。

轨道交通专委会张建斌常务副主任委员、隧道股份盛伯荣副总裁分别代表兄弟专委会和专委会挂靠单位上级,致贺辞并讲话。

应名洪理事长最后在讲话中指出,运营与维护技术领域涵盖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监控、维修、保养和监测,管理任务繁重,其安全、优质、高效运转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需求。希望新成立的运维专委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技术培训,宣贯技术标准、规范;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评价、技术方案评审工作,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与维护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积极与轨道交通、桥梁、道路、给排水、燃气、地下工程等兄弟专业委员会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成立大会后,举行了运维专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工务分公司总经理周亮作《上海地铁土建设施维护交流》、隧道股份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顺利作《道路与桥梁智慧化运维管理》、上海仪电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旭峰《隧道养护中的人员、物资信息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分享。

会后,全体代表、嘉宾进行了合影留念。本次运维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圆满完成。

(颖君 崔敉)

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召开换届选举会议

学会工程结构专委会于2017年4月6日下午,在现代大厦13楼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学会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工程结构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亚明总工主持。

李亚明主任委员代表专业委员会作了四年工作总结,他指出,工程结构专委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全体委员与会员的努力下,四年里始终坚持江浙沪皖四地的工程结构交流活动,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中形成一个品牌项目,很好的促进了长三角土木工程结构方面的技术合作,创新驱动,在建筑工业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推进与研究,从而为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做出了努力。专委会四年里大的学术活动有7项,其中2项都出版了论文集,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或上海科技节,专委会都积极组织委员与会员参与,也得到了上海市科技活动办公室的认可,组织者被评为上海市科技节2015年的先进个人。专委会四年里还组织了技术交流与考察7次。做好为会员与科技工作者服务。

李亚明主任在会上介绍了本次专委会候选人的酝酿情况指出,工程结构专委会目前拥有会员725名,本次的委员人数根据学会提供的各团体会员单位报送的候选人广泛的征求了老委员意见,经与十一届委员商定,本届定为68名,其中华建集团13名占19.12%,同济大学10名,占14.71%,交通大学5名,占7.35%,上海二十冶5名,占5.88%,同济大学设计院3名,占4.41%,上海市政总院3名,占4.41%,中船九院3名,占4.41%,上海机电设计院3名,占4.41%,其余单位21名,占3名,占30.88%,本次委员中老委员43名,新增委员25名,委员中增加了一些新生力量。会议对上述委员人选进行了选举并通过了候选人选与专委会主任与副主任人选。

本届专委会主任委员仍由学会常务理事李亚明总工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助理贾水钟担任、其他副主任委员有华东建筑集团副总工王平山理事、同济大学设计院巢斯理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工周建龙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赵金城副院长、同济大学教授童乐为理事、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瞿革理事担任,上海建筑设计院邱枕戈高工继续担任常务秘书。

贾水钟常务副主任委员在会上介绍了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2017年的工作计划,委员们在会上对计划进行了讨论与补充。

李亚明主任委员在对未来几年的工作安排中指出:要继续保持长三角江浙沪皖土木工程结构领域的每年一次的学术品牌活动,专委会也要探讨在政府职能转移工作中是否可以有所作为,要有不断创新的思维,通过新的手段,做好与其他学会与专委会的资源共享,做好产学研的结合等。

傅德明秘书长最后指出:工程结构专委会学会是成立最早、委员人数最多的专委会之一,也是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的专委会,多次被评为先进专委会。发起创立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工程结构论坛》品牌活动并连续举办了8届,与兄弟省市建立了技术的合作交流,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工程结构技术的创新进步。工程结构是各类土木工程的基础,而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国家积极推进的发展方向,工程结构专委会要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创新做好这方面工作。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是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教育培训的大平台,希望新一届的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能团结、组织本技术领域的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科普活动、科技合作、技术培训、规范编制和宣贯、科技评价、建言献策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学科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普及,促进本学科技术与相关工程的结合,促进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及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并与工程建造、预应力、桥梁、工程改造与维护等技术相关的兄弟专业委员会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亦敏)

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召开换届选举大会

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于2017年4月12日在北横通道Ⅱ标项目经理部召开。会议由地下工程专委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秘书徐志玲主持,50余名委员及会员代表出席会议。

专委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隧道院曹文宏副院长作了四年工作总结。他指出,专委会在学会的领导下,依托重大工程,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学术交流,同时发挥委员单位作用,积极配合学会举办技术、学术交流活动。四年来,专委会注重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数10次,先后10次组织400余名会员进行参观学习,积极参选学会举办的土木工程科技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奖等项目推荐工作,并通过学会平台举荐科技英才,连续两届获得学会先进专委会荣誉。

根据学会专委会换届选举的原则,专委会秘书徐志玲介绍了专委会改选工作事宜,与会人员对第十二届专委会委员推荐名单进行了表决。新一届委员会由81名委员组成,上海隧道公司朱雁飞总工连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副总经理王挥、华建集团上海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王卫东、上海市政总院副总工孙巍、申通地铁集团总工宋博、上海隧道公司副总工吴惠明、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郑坚、上海城建设计研究院总工徐正良、上海隧道设计院副院长曹文宏、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专委会秘书由上海隧道徐志玲高工担任,顾问委员包括孙钧院士、王振信、傅德明、桂业琨、邵理中、乔宗昭、杨国祥、杨我清、唐忠德等9位资深专家。

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朱雁飞对未来四年工作规划做了阐述,其中包括:加强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编制一本规范,每年至少参观一个工程,至少举办一场较大规模学术会议和若干专题研讨,充分发挥委员单位作用,紧密结合土木工程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产学研各要素,助推上海地下工程科技创新的发展。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指出,上海的地下工程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一批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地下工程专委会是学会中委员人数最多的专委会之一,拥有会员500余名,由建设、设计、施工、规划、高校等20多家委员单位组成。专委会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还参与主编了《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参与开展了宣贯培训,希望新一届委员会能够继续开展学术交流、科普活动、科技合作、技术培训、规范编制和宣贯、建言献策等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学科的繁荣发展和科学普及,促进本学科技术与相关工程的结合,促进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及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

会后,与会委员参观了上海市重大工程——北横通道Ⅱ标。北横通道Ⅱ标为全地下段,是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标段,全长约8000米。承担地下掘进使命的超大直径泥水气平衡盾构“纵横号”,直径为15.56米,一举突破上海盾构直径纪录。工程中面临超大直径盾构连续急曲线施工、都市核心区域近距离连续穿越重要建(构)筑物、明挖穿越苏州河等难点,目前盾构正在有序推进中。

(崔敉 亦敏)

桥梁工程专委会召开换届选举暨学术报告会

学会桥梁工程专委会于2017年4月20日下午在上海市政总院2号楼报告厅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第十一届专委会秘书张俊杰主持,30余名委员及会员代表出席会议。

十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马骉作了四年工作总结。他指出,专委会在学会的领导下,坚持贯彻“以学术为主,积极开展活动;增强生命力,全方位交流合作;以会员为本,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四年来,专委会开展市科协学术年会、国际学术交流、新规范学习、学术交流、工程参观、学术年会等六大项目,组织1000人次以上参与二十多场交流活动。连续两次获得“学会先进专委会”的荣誉称号。

根据学会专委会换届选举的原则,十一届专委会秘书张俊杰介绍了专委会改选工作事宜,与会人员对第十二届专委会委员推荐名单进行了表决。新一届委员会由42名委员组成,上海市政总院邵长宇总工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上海市政总院道桥院副院长张俊杰、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晓松、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上海基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仁兴担任。顾问委员由马骉、岳贵平、蔡忠明等3名资深专家组成。

新一届主任委员邵长宇在会上阐述了专委会未来四年工作目标,其中包括:结合桥梁新规范的发布和实施情况,组织对桥梁设计新规范的讲解和学习;组织学会报告会,加强会员对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学习;组织典型工程的参观学习,促进桥梁技术交流和推广;加强桥梁工程新材料应用的学习与推广;调动广大会员单位和会员的参与积极性,结合桥梁专业下不同的行业需求,加强各行业的融合和跨界交流;推动与其他省市学会的学术交流等。专委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和吸收新会员,扩大在业内的影响。

傅德明秘书长最后指出: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是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教育培训的大平台,桥梁工程专委会是学会成立较早、委员人数较多,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的专委会之一,专委会在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多次被评为学会先进专委会。希望新一届专委会再接再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继续发挥行业引领和专业平台的作用,并与相关的兄弟专业委员会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换届选举大会结束后,邵长宇主任委员主持召开了学术报告会。学会理事、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作“超大跨斜拉桥抗震试验研究”、学会理事、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陆元春作“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鱼脊梁桥——上海市两港公路大治河桥”、上海市政总院道桥院总工程师黄虹作“桥梁预制装配式技术及应用”学术报告。

本次桥梁专委会换届选举与学术报告会圆满完成。

(春雷 崔敉)

燃气专业委员会召开换届选举工作

根据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工作安排,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于2017年4月19日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并进行了换届改选工作。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及来自本市燃气行业的25个单位、100名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

会上,学会副理事长、燃气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以中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对专委会四年来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届专委会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最后,根据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要求,本次会议列会代表人数超过燃气专委会会员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二,换届改选结果有效。经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选举产生了第十二届燃气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领导机构。第十二届燃气专业委员的主任委员为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者洪担任,副主任委员包括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志华、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臧良、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军总工程师、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建平董事、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秦朝葵等。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金芳任秘书长。

(金芳 亦敏)

建造专委会召开换届选举暨学术交流会议

学会建造专委会于2017年4月18日下午在上海建工集团工程装备产业化会议室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学会理事、第十一届专委会副主任王美华主持,66位专委会拟任委员及40余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

根据学会专委会换届选举的原则,在介绍完换届选举情况及新一届拟任委员产生说明后,与会人员对第十二届专委会委员推荐名单进行了表决。新一届委员会由73名委员组成,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剑续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拥军、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荣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和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周虹担任。

专委会主任委员龚剑作了四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的报告。与会委员对专委会四年工作打算及2017年工作计划作了建议性发言。

傅德明秘书长最后指出:学会是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教育培训的大平台,建造专委会是学会委员人数较多、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的专委会之一,专委会在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新一届专委会再接再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并与相关的兄弟专业委员会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会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宪忠院长做了《建造4.0——用户定制建筑时代》,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拥军做了《超长距离越江顶管施工风险及处置实例》,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邓明胜副总工程师做了《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工业化之路》,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做了《上海建工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及思考》等学术报告。

本次建造专委会换届选举与学术报告会圆满完成。

(崔敉、炜芸)

计算机专委会召开换届选举暨学术交流会议

学会计算机专委会于2017年4月27日下午在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第十一届专委会秘书苏庆田主持,32位专委会拟任委员出席大会。

根据学会专委会换届选举的原则,十一届专委会秘书苏庆田介绍了专委会改选工作事宜,与会人员对第十二届专委会委员推荐名单进行了表决。新一届委员会由40名委员组成,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李嘉军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邓雪原教授、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振锋、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信息与档案管理部主任黄珣、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承铭、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蒋力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苏庆田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广斌教授等七人任副主任委员。

会上,十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其林教授总结了专委会四年的主要活动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果。新任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嘉军阐述了专委会未来四年工作规划,强调了数字化交付、BIM技术、智慧城市、VR/AR/MR、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集成与应用。

叶国强副秘书长最后指出: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是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教育培训的大平台,计算机专委会在过去的四年里做了很多工作,为行业整体信息化发挥了作用。希望新一届专委会要发挥40位委员在覆盖行业各个领域的优势,利用专委会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同时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力,专委会工作是学会工作的基础,专委会做强了,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会的优势。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为学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学会,使我们的学会工作更上一层楼。

换届选举大会结束后,黄珣副主任委员主持召开了学术报告会。华建集团信息中心主任、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嘉军作《2017年上海市BIM应用与发展报告》,微软技术中心总监王永祥作《微软黑科技助力建筑行业》学术报告。

(崔敉)

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召开换届选举暨委员交流会议

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于2017年5月13日下午在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201会议室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赵程主持,52位专委会拟任委员出席大会。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代表学会对换届选举大会进行致辞。傅德明秘书长指出: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是广大土木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科学普及的平台,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是委员人数最多的专委会之一,也是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较活跃的专委会,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专委会,并且积极参与学会主办的国际桥隧大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大会、地下空间大会、中日岩土技术交流会等。希望新一届专委会能团结、组织本技术领域的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协同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兄弟专委会开展形式多样、跨专业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普及活动,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学会常务理事、第十一届专委会朱合华主任委员代表专委会对四年工作作了汇报。2013-2016年专委会主办和协办了3次技术交流会、2次国际会议、4次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4次孙均讲座及多次工程参观等交流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岩土力学与工程相关科研成果、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为广大工程科技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专委会还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建立了线上交流平台,并为未能出席本次换届选举会议的委员提供投票平台。

根据学会专委会选举的原则,在介绍完换届选举情况及候选人情况后,专委会委员对候选人进行选举。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由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主任丁文其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立生、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工程副总工程师姜弘、学会理事、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耀良、学会理事、华建集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志荣、学会副秘书长、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林家祥、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沈水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博、学会理事、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丽萍担任,秘书长由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赵程副教授担任。

第十二届专委会主任委员丁文其代表新一届专委会对未来四年工作打算及2017年工作计划作建议性发言。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与秘书长在会后举行了座谈会,对未来的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和活动计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赵程)

“轨道交通系统工程开放智库平台构建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年5月9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了《轨道交通系统工程开放智库平台构建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

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刘千伟、上海建委科技委秘书长丁仪、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虞俭、同济大学信息化公室主任许维胜组成。

本科技成果是由同济大学、上海会米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国家基金委课题(也称“专家宝”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副院长谢雄耀教授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韩传峰教授汇报了课题成果。通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现状调研,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开放智库分享平台的解决方案。建立了结合专家库、知识库、案例库三大基础数据为主的智库数据库架构,实现知识与知识载体的有机融合;创新性地引入知识管理方法及互联网数据挖掘和推荐算法,采用基于内容、相似度准则、关联分析的知识管理算法,将智库中的知识元整合、聚类及关联组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了智库知识组织管理体系。

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郭重庆院士认为,平台的基本架构已经完成,值得不断去研究和完善,需加大成果的转化力度。轨道交通系统工程建设的量非常大,面非常广,平台可聚焦一个切入点开始应用,总结完善整个系统架构的建设。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系孙钧院士对于平台构建的“互联网+工程智库”的全新智库分享模式给予高度的评价。建议课题组加大研究成果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夯实工程案例库,建立更加具有价值的智库体系。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刘千伟表示,互联网时代如何借助互联网+专家咨询发挥作用,体现当今开放共享理念,“专家宝”项目的意义就在于此,这个项目的前景不容置疑。当前,政府的职能在简政放权,建委科技委的咨询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方面的评审和咨询,在一些项目层面以及更大范围层面的咨询,希望依靠包括学会、公司在内的一些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专家宝”项目平台以其“模式创新、开放共享”的里面体现了我们国家正在倡导的发展理念,并利用过往的项目知识沉淀和经验,汇聚专家和专业人士的知识来为社会和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服务,而且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平台的框架和算法。希望平台不断完善,内容不断调整与充实,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系统的运营,取得长足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课题组研究构建的轨道交通系统工程开放智库平台,可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多年积累的丰富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经验、成果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智慧,通过互联网分享,解决了相关领域与地区(如轨道交通工程新开工城市)的建设经验不足和专家资源十分匮乏的问题。此外,平台构建的智库分享业务模式,通过建立专家在线工作室,实现了远程咨询、远程工程会议及远程培训等在线工作模式,解决了在现实咨询中沟通效率低、咨询成本高的问题。专家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推广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业。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应用型智库建设方面的空白,是对传统智库模式的一次革新,对于国内二三线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多年的经验成果和专家智慧的继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与会专家纷纷对专家宝平台在投入产出可行性分析、专业咨询切入点、应用渠道发展、资讯内容建设、咨询案例分析、专家准入和管理机制、知识管理办法、重大项目咨询参与、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提出了提出了富有价值和的意见与建议,为专家宝平台已经取得的成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欢迎各位专家在 “专家宝”APP平台上下载使用,以推动平台建设与服务。

(邓美 亦敏)

学会积极参与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

2017年5月19上午恰逢同济大学建校110周年,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等协办的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ITASC2017)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会议围绕“绿色交通”、“综合管廊”等研究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国内外专家学者约20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刘千伟等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发言。在主题论坛环节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亮作“市政建设中的智能交通”、同济大学教授曾小清作“绿色交通安保与环保技术”、同济智慧城市产业促进会会长周柏林作“创新研究院与中心产业创新园”、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明作“科技-让古老的建筑业绽放光芒”、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教授Isam Sharour等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为期二天,设绿色交通、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4个论坛,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顶尖技术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学术研究、,产业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成果。(崔敉)

缅怀先辈,不忘初心

又是一年清明时,2017年4月1日,上海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第二联合支部的党员与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专职工作人员一行7人,前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接受党的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藉此洗礼灵魂,铭记历史,增强党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而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然而,看到纪念馆总体布局,我们还是被震撼了。

2007年3月5日开工建设的新馆,在建党九十周年的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平面呈“工”字造型。建筑四周有五十六根檐柱,代表56个民族,形象烘托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深刻寓意。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使整座建筑体现了庄重大气的风格,主体建筑俯瞰呈镰刀铁锤党徽形状,总高为19米,两层,顶部矗立高6米井字形外方内园的丰功牌坊,门楣镶嵌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展馆正面的“七一”广场与新馆建筑浑然一体,照壁上“开天辟地大事变”七个毛体大字揭示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建馆主题。

踏着石阶走入纪念馆,格局分明的纪念馆透出几丝庄严与肃穆。我们也被深深感染了。该馆的陈列为“中共一大史料详细资料”,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以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历史史实。其中,着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此外,还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两个辅助陈列。

展陈共有3个楼层,一楼和二楼为“开天辟地”单元,包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十三位代表生平事迹介绍”三个部分;三楼则为“光辉历程”单元,包括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部分。

纪念馆以丰富翔实的文字资料和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让我们党员与每一位参观者员们充分感受了革命烈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深切体会了革命先辈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与付出,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不易,也充分感受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理。我们一行在参观后,来到新馆北面的宣誓台,宣誓台总长49米,由党旗、誓词和红船浮雕组成,在神圣而庄严的宣誓台前,我们一行留影纪念。

短暂的参观结束了,我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更深切的体会到革命成功之不易。今日甘甜鲜血酿,我辈追思谋未来。我们要坚定革命的理想与信念,不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不忘初心,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做起,坚定树立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决心与信心,从而使革命先辈创立的信念与成果永远薪火相传。

(亦敏)

支部组织参观“逐梦新时代•上海2012-2017”大型主题展

5月9日下午,上海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第二联合支部与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党员、专职工作人员一行9人,来到了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心东一馆 “逐梦新时代•上海2012-2017”大型主题展览参观。位于延安中路1000号的展览馆人员济济,不少单位的党员与市民,在鲜红的党旗下留影。切身感受了解上海改革发展成就。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面积约2400平方米的展馆,展出1300余张图片,分为“崇尚创新•砥砺奋进”“注重协调•行稳致远”“倡导绿色•追求卓越”“厚植开放•海纳百川”“推进共享•成就梦想”“从严治党•不忘初心”等六个板块,整个展厅以“未来靛、和谐橙、生态绿、灿烂黄、梦想蓝、中国红”六种颜色呼应六大主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主体框架,展出的1300余张图片一幅幅真实动人的画面,照片出自广大上海市民之手,市民们用自己的视角和镜头语言,讲述了自己心中、眼中的“上海五年成就”,其中,环卫、建筑、外卖、医护等普通劳动者成为了热门“主角”。图片展示串起了这座城市的梦想;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讲述着这座城市的精神。丰富多彩的展览内容、新鲜有趣的布展方式,生动展现着上海的发展成就和市民群众的满满获得感,让每位党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申通地铁集团的无人驾驶地铁的案例也在展览中,使我们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参观者倍感亲切。

此次参观使我们第二联合支部与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党员与专职工作人员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也是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对近五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而骄傲自豪,为上海能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而欢欣鼓舞。大家感到,上海的发展,有我们每一位参观者的贡献,我们每一位党员与专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是非常幸福与自豪的。大家表示,要主动融入上海的改革发展,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不忘初心,与上海发展共奋进,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做好排头兵,敢为先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本次展览充分运用新媒体、多媒体音像,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立方体投影矩阵“我们的城市”通过四面环绕的高科技多媒体展现,呈现上海在城市管理和治理方面的成绩。

(亦敏)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积极组织参与上海科技节活动

2017年5月16日下午,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假座科学会堂思南楼1001室举办学术报告会,本次活动列入2017年上海市科技节活动项目。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水务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鑫高工主持了活动,上海市水务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如琦高工作《上海市水务系统规划(2016-2040)介绍》、上海市供水管理处张立尖高工作《二次供水改造和管理关键要素分析》学术报告。

来自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市政总院、水务规划院、城建院、及水务集团下属制水分公司、供水分公司、南方水中心、浦东威立雅、原水、排水、供水调度监测中心、浦东新区水务局等多家单位近6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报告会体现了2017上海科技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上海科技节主题“万众创新——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主题,使与会者近距离了解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供水规划与管理的最新科技成果。

报告会是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诠释了“科技节与城市发展”,成为公众分享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的途径。

(陈静 崔敉 亦敏)

“诚意杯”同济大学第二届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竞赛圆满落幕

为全面落实今年学会在科普领域工作,推动科普活动的开展。由同济大学与学会工程材料专委会联合举办的“诚意杯”第二届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知识竞赛得到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江苏诚意水泥集团的大力支持,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同学们的热情响应并积极报名,逾百位同学踊跃参赛。组委会将大一、大二学生界定为低年级组,将大三、大四学生界定为高年级组。采用了单人笔试(闭卷)形式。

通过紧张激烈角逐,20位同学最终脱颖而出并获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方向刘雷、刘广分获高、低年级组一等奖;严川、黄文兵、谢金雨、穆帆远、刘恒、张晓凡获得二等奖;李则煜、高越、李厚金、黄舒婷、伍旺炎、张申、阮业鹏、黎碧云、付杰、李嘉伟、刘子系、李亦昕十二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竞赛颁奖典礼活动于2017年5月18日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德才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逾150位土木工程材料行业的师生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活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材料分会副主任孙振平教授、委员王培铭教授、徐亚玲教授级高工、张国防副教授等四位同志出席了颁奖。出席的嘉宾还包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崔琪院长,德国联邦材料研究所(BAM)Wolfram Schmidt教授,清华大学阎培渝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韦江雄教授,重庆大学钱觉时教授,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正宏教授、蒋正武教授、钟世云教授、王茹教授、陈波研究员、刘斯凤副教授、陈庆副教授伟博士、吴凯博士和徐玲琳博士,以及江苏诚意水泥集团董事长曹忠雪先生和江苏诚意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王成君先生等。
     徐亚玲教授级高工代表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与江苏诚意水泥集团董事长曹忠雪先生一起,为获得竞赛一等奖的两位同学颁发 了奖状、奖金和奖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崔琪院长,德国联邦材料研究所(BAM)Wolfram Schmidt教授,清华大学阎培渝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韦江雄教授,重庆大学钱觉时教授和江苏诚意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王成君先生等一起,为荣获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金。最后,嘉宾与同学们愉快地合影留念。

科学普及是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在科普工作中要创出新特色,寻求新突破。此次大赛为全体关注和热爱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不断提升的机会,激发了大家对于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的学习热情,筑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极大地宣传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参赛同学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基础知识,勇于实践和创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土木工程大型化、复杂化、高性能化、绿色生态化和长寿命化的发展目标而贡献毕生精力。                

       (振平  崔敉)

中外专家研讨天然气技术创新 吹散空气中困扰地球人的雾霾

——2017年第三届中欧天然气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新能源这个词似乎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尤其是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新能源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相融相促,已经成为摆在燃气行业面前一个全新的课题。近日,市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及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燃气设计公司通过国际交流研讨这一重要平台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与编制。

2017年3月20日至21日,由同济大学、德国E.ON能源公司(E.ON Essen)、德国汉堡工业大学(TUHH)、吕贝克(Luebeck)公用事业公司、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学会团体会员单位隧道股份燃气设计公司以及上海市燃气节能技术促进中心等多家单位、有关研究机构及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燃气学会、协会等协办的2017年第三届中欧天然气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

此次技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能源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位专家学者。重点就德国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补贴政策、分布式能源发展、天然气储存、气质管理、高效低污染燃烧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务实的交流。同时,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燃气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以中正局级巡视员参会并作了致辞。学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秦文波及中国燃气协会、学会领导莅临会议参会并作重要演讲,与会嘉宾对本次研讨会给予高度重视,期待中欧双方能够在天然气领域合作掀开新的篇章,并对促进双方节能降耗,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研讨会聚焦能源可持续发展,力求在推进天然气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探求雾霾治理的药方上取得突破,真可谓亮点纷呈,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亮点一,天然气高效使用可以吹散恼人的雾霾

能源可持续发展是支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在中国改善能源结构、清洁空气、治理雾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天然气上游管网建设已初具规模,产业链下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确保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德国针对困扰地球人的雾霾,推出了一系列重拳举措,根据德国汉堡大学的Gerhard SCHMITE教授的介绍,德国可再生能源比例在2015年就高达12.6%,作为一次能源自给率不是很高的德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便是一条有效的“药方”。与此同时,德国风力发电设备转机达44947MW,德国的水力资源利用十分成熟,目前德国积极大力推动太阳能,即充伏发电的补贴非常高,太阳能的热利用也非常普及;另外,德国正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资源利用等新技术。根据规则,德国预计到203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8%以上。此外,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GER Stadrwerke专家也详细介绍了德国分布式供能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尤其是在分布式供能发展过程中的负荷匹配问题,为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分布式供能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亮点二,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力推能源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天然气行业的政策法规,由于国家强有力措施的激励和推动,清洁节能减排工作在天然气领域频频发力,硕果逐步显现,已实现了15.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成效非常显著。“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家明确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三五”时期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5%、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双控”目标。德国专家一方面重点介绍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和关于热电联产的法案;另一方面交流了能源转型发展规划、新能源在德国的发展经验,以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等,从宏观角度对世界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研判,极大拓宽了国内专家的视野,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

亮点三,中外专家共同研讨能源发展战略

据悉,中欧天然气技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是前两届会议主题的巩固和深化。按照双方确定的研讨宗旨,每届会议都将密切关注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作为研讨重点,本次研讨会之所以把主题名称定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就是因为看到近年来,国内能源的发展路线,不再是单一的以天然气或者电作为能源输入,更多的是以天然气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能源系统,目前,很多燃气公司都面临着从单一能源公司转型为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变化,而燃气设计公司也正尝试从单一的能源业务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变化。所以选择这一研讨主题,正是适应国内能源发展的需要,构建交流研讨平台,推进行业快速发展。通过本届高峰论坛能源发展战略的研讨,对于推广品牌,搭建技术、科研交流沟通平台呈现出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国外专家对此次研讨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1、通过与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深入研讨交流,国外专家对中国天然气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表示非常惊讶,给予大大的赞;

2、国外专家对能来参加此次论坛表示浓厚兴趣,很高兴能与中国同行,分享欧洲天然气发展这些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3、国际研讨平台提供的近距离交流机会,不仅是技术的交流,也是人文的交流,更衍生出科研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意向,可谓是收获颇丰,意蕴深远。(金芳)

“21世纪的土木工程人才”专家讲堂举办

2017年5月23日,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市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委会联合主办,市土木工程学会建造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专家讲堂在上海建工大厦G层报告厅隆重召开。此次讲堂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刘西拉教授为大家做主题为“21世纪的土木工程人才”的专题报告。

刘西拉教授现就任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于1994年曾被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土木、水利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及国际桥梁与结构学会资深会员,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结构科研奖,多年来负责的项目还分获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等科技二等奖5项。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21世纪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塑造新一代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和规范这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刘教授的演讲给出了答案。

市建筑学会领导、市土木学会常务理事龚剑总工程师、土木学会理事王美华副总工程师、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周虹,以及来自集团下属公司、两个学会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共计240余人出席会议。

刘西拉教授的讲堂主要围绕着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包括1、“中国已经来到了世界中央”的观点,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移动通讯技术、高铁、珠港澳大桥、“一带一路”政策平台、我国竞标完成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重修等数据和工程案例,说明了我国的土木工程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之大;2、我们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同时,更应正视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其中包括人口负担、资源缺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3、作为21世纪的工程人才,我们应该学会反思现在最缺少什么,以更好地面对各类挑战,对于我们获得更大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对于做人做事要有一个核心准则,应诚实、公正,有怀疑精神,具备合作、开放的能力,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5、21世纪的土木工程人才应具备适应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表达的能力。

热情洋溢的演讲魅力感染者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会议展开了交流与互动,刘教授一一做出解答。本次会议使我们对于21世纪的土木工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了解与认识,对新时代的土木工程人的素质提高不啻是一次很好的培训。

(炜芸 亦敏)

建造专委会参与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学会建造专委会于2017年4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参与了由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展览会现场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分外引人瞩目。科技部设立的专项展位集中展示了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成就。学会建造专委会主任单位上海建工集团因其在建筑行业领域中的突出成就受邀参加了此次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建工集团、建造专委会组织了部分会员单位参加了此次展会。建工集团展位充分展示了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和智能化控制方式,具有较好的体型适应性和全封闭性,有效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安全防护性能,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成功应用于多个超高层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混凝土输送泵装备出口压力近60MPa,创造了混凝土输送泵输送压力的世界纪录,满足千米级超高层建造混凝土输送的需求。展位配合展板和模型,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此次成就展展示了大飞机、核电、油气开发、高科技通信、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吸引多家国内知名品牌参展。展会展出面积1026平方米,专业观众20,000人次。

 (炜芸 崔敉)

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论坛

5月22日至24日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与学会相关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了在上海皇家艾美酒家举办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论坛2017。

论坛紧扣一带一路的主题,对在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支持下,全球经济如何平衡工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应对网络安全的全球挑战?“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的经济和投资将带来哪些巨大影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未来几代人意味着什么?水资源清洁和能源生产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如何为现代劳动力提供和培训人才等进行演讲与研讨。

会议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大国,其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此次论坛上,有来自全球五大洲的开发区、产业园区的招商人员、部分外国驻华使领馆商务参赞、一些国家的招商代理、律师、会计师、咨询公司人士、投资基金人士和学术机构人士等,与会人员对上述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李雪 亦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